[发明专利]一种社区物联网救助用安防报警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04007.2 | 申请日: | 2021-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699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2 |
发明(设计)人: | 李虹静;刘志霞;盖轲;张晓云;贺毅洁;田晓娟;景依葶;唐婷;冯莉雅 | 申请(专利权)人: | 陇东学院 |
主分类号: | G08B21/02 | 分类号: | G08B21/02;G08B3/10;H04N7/18 |
代理公司: | 西安铭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23 | 代理人: | 张举 |
地址: | 745000***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社区 联网 救助 用安防 报警装置 | ||
1.一种社区物联网救助用安防报警装置,包括无人车(9),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机体(8),设置在所述无人车(9)的顶部;
人体固定器(7),用于可穿戴的固定在小孩的身体上;
带体(6),用于连接所述机体(8)和所述人体固定器(7),所述带体(6)的一端与所述机体(8)连接,所述带体(6)的另一端与所述人体固定器(7)连接,所述带体(6)两面的每一面都均匀的密设有若干个压力传感器(13)和指纹传感器(14);
报警器,设置在所述机体(8)上,用于发出报警;
中央处理器,用于实时接收所述压力传感器(13)所检测的压力值和所述指纹传感器(14)所检测到的指纹,并将所述压力传感器(13)所检测的压力值与设定的压力值进行比较,当所述压力传感器(13)所检测的压力值大于设定的压力值,使得所述报警器发出报警,同时将所述指纹传感器(14)所检测到的指纹与提前录入的指纹进行对比,所述指纹传感器(14)所检测到的指纹与提前录入的指纹不一致时,使得所述报警器发出报警;
电源,用于给所述无人车(9)、报警器以及中央处理器供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社区物联网救助用安防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8)的上端设置有空腔,空腔的侧壁上沿所述机体(8)的周向开设有一圈槽缝(3),所述带体(6)穿过所述槽缝(3)与自动收卷器连接,所述自动收卷器的顶部连接在所述空腔的上表面,所述自动收卷器的底部连接在所述空腔的下表面;
当所述中央处理器使得所述报警器发出报警的同时,中央处理器使得所述自动收卷器将所述带体(6)进行收卷,所述电源给所述自动收卷器供电。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社区物联网救助用安防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滑块(5),所述滑块(5)成工字型,所述滑块(5)滑动连接在所述槽缝(3)中,所述滑块(5)的水平方向开设有通道(4),所述通道(4)用于通过所述带体(6)。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社区物联网救助用安防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收卷器包括:
第一电机(10),纵向的固定在所述空腔的下表面,其输出轴向上;
转轴(11),其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机(10)的输出轴连接,另一端通过轴承(12)连接在所述空腔的上表面,所述转轴(11)的轴身与所述带体(6)连接;
当中央处理器控制所述第一电机(10)的输出轴正向转动的时候,所述带体(6)被收卷,当中央处理器控制所述第一电机(10)的输出轴反向转动的时候,所述带体(6)被释放;
所述电源给所述第一电机(10)供电。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社区物联网救助用安防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器包括:
摄像头(1),设置在所述机体(8)的上方;
第二电机(2),固定在所述机体(8)的顶部,其输出轴通过连接件与所述摄像头(1)连接;
所述中央处理器使得所述报警器发出报警的时候,中央处理器控制所述摄像头(1)开启,同时控制所述第二电机(2)的输出轴转动最少360度,并将拍摄的视频图像发送至公安系统;
所述电源分别给所述摄像头(1)和所述第二电机(2)供电。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社区物联网救助用安防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器还包括音响,当所述中央处理器控制所述摄像头(1)开启的同时,所述中央处理器控制所述音响发出报警声音。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社区物联网救助用安防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带体(6)为柔性金属材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社区物联网救助用安防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带体(6)由若干个依次首尾相连接的金属片(6-1)组成,相邻的两个所述金属片(6-1)之间通过铰接件(6-2)铰接,所述压力传感器(13)和所述指纹传感器(14)均匀的设置在每一个所述金属片(6-1)两面的每一面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陇东学院,未经陇东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0400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