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单边桥考试评判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03622.1 | 申请日: | 2021-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964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发明(设计)人: | 姚定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华众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B19/16 | 分类号: | G09B19/16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呱呱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7 | 代理人: | 张永维 |
地址: | 710075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锦业路1号***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单边 考试 评判 方法 | ||
1.一种单边桥考试评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同步建立单边桥考试区域模型和摩托车车辆模型;
步骤S2、分别匹配所述摩托车车辆模型与所述单边桥考试区域模型的区域关系获得摩托车车辆的单边桥考试得分;
步骤S3、分别统计所述单边桥考试得分并同步结合车载采集单元得分获得摩托车车辆的单边桥考试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边桥考试评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在考试场地中通过设置多个GPS标定点以建立单边桥考试区域模型,具体方式为:
步骤S101、在考试场地中划分出单边桥考试区域并铺设有GPS基准站设备以及在单边桥考试区域中选取12个GPS标定点;
步骤S102、利用GPS基准站设备同步获得12个GPS标定点共同构成的第一基准GPS空间数据作为单边桥考试区域模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单边桥考试评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在所述摩托车车辆的车身上设置有多个GPS采集点以建立所述摩托车车辆模型,具体方式为:
步骤S103、在所述摩托车车辆的车身上铺设有GPS移动站设备并在所述摩托车车辆的车身上选取32个GPS采集点;
步骤S104、利用GPS移动站设备同步获得所述GPS采集点共同构成的第二移动GPS空间数据作为摩托车车辆模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单边桥考试评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准GPS空间数据包括分别标定单边桥主行驶区域以及位于所述单边桥主行驶区域左侧和右侧的第一主行驶空间数据、第二辅助行驶空间数据以及第三辅助行驶空间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单边桥考试评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采集单元,所述车载采集单元包括熄火采集器、安全帽采集器和音视频采集器,其中,
所述熄火采集器采集摩托车车辆在单边桥考试阶段熄火状况并存储为第一数字信号,所述安全帽采集器采集摩托车车辆在单边桥考试阶段安全帽佩戴状况并存储为第二数字信号,所述音视频采集器采集摩托车车辆在单边桥考试阶段的违规操作状况并存储为第三数字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单边桥考试评判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综合评判系统,所述综合评判系统和车载采集单元的数据输出端、GPS移动站设备的数据输出端以及GPS基准站设备的数据输出端均通信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单边桥考试评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获得单边桥考试得分的具体方式为:
综合评判系统将所述第二移动GPS空间数据同时与第一主行驶空间数据、第二辅助行驶空间数据以及第三辅助行驶空间数据相匹配:
若第二移动GPS空间数据仅与第一主行驶空间数据完全匹配,单边桥考试得分为满分;
若第二移动GPS空间数据仅与第一主行驶空间数据和第二辅助行驶空间数据完全匹配,单边桥考试得分为第一辅助行驶得分;
若第二移动GPS空间数据仅与第一主行驶空间数据和第三辅助行驶空间数据完全匹配,单边桥考试得分为第二辅助行驶得分;
若第二移动GPS空间数据与第一主行驶空间数据、第二辅助行驶空间数据以和第三辅助行驶空间数据均匹配或均不匹配,单边桥考试得分为零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单边桥考试评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获得车载采集单元得分的具体方式为:
综合评判系统对熄火采集器、安全帽采集器和音视频采集器的第一数字信号、第二数字信号和第三数字信号进行分析:
若第一数字信号、第二数字信号和第三数字信号中存在任一信号不为空值,车载采集单元得分为零分;
若第一数字信号、第二数字信号和第三数字信号均为空值,车载采集单元得分为满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华众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西安华众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0362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桩考考试评判方法
- 下一篇:一种基于漆包线的自动化称重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