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网络接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03069.1 | 申请日: | 2021-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257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26 |
发明(设计)人: | 王佳煜 | 申请(专利权)人: | 闻泰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36/00 | 分类号: | H04W36/00;H04W36/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开阳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10 | 代理人: | 唐博 |
地址: | 314006 浙江省嘉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网络 接入 方法 装置 电子设备 计算机 可读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网络接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当终端设备从第一移动通信网络切换至第二移动通信网络进行语音通话时,实时监测所述语音通话是否结束;其中,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网络的传输速率大于所述第二移动通信网络的传输速率;在所述语音通话结束之后,判断所述终端设备是否正在进行目标业务数据的传输,所述目标业务数据为要求传输延迟小于传输延迟阈值的业务数据;若是,则驻留在所述第二移动通信网络中;若否,则进行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网络的接入。采用本方法能够提升数据业务的服务质量。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网络接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移动通信网络在经历2G、3G和4G的高速发展后,如今5G时代已然来临。然而,由于目前5G网络仍处于建网初期,5G网络的覆盖尚不全面,生态系统也尚不成熟,因此终端设备在进行语音通话时仍需回落到4G网络中建立语音业务,并在结束运营通话后重新进行5G网络的接入。
目前,终端设备在结束语音通话后进行5G网络接入的方案主要包括两种,一种为:结束语音通话后立即进行5G网络接入。然而,由于4G网络属于纯分组交换(Packet Switch,PS)网络,4G网络中的语音通话业务也属于PS业务,因此4G网络中的语音业务和数据业务有可能是同时进行的,比如:在玩游戏的同时打电话。在语音业务和数据业务同时进行的场景中,在结束语音通话后立即进行5G网络的接入,必然会在接入过程中引起数据业务断流。若当前数据业务对延迟要求较高,则会对数据业务造成极大影响。另一种为:结束语音通话后对终端设备的传输速率进行检测,当终端设备的传输速率小于预设的门限传输速率时,进行5G网络的接入。虽然这种方式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引起数据业务断流,但相比于5G网络的传输速率,4G网络的传输速率非常慢,若终端设备中运行着一些对延迟不敏感的数据业务,例如:文件传输协议(File Transfer Protocol,FTP)下载业务,由于FTP下载业务持续有下行数据传输,因此终端设备不会进行5G网络的接入,进而导致数据业务的传输速率较慢。
综上所述,在终端设备结束基于4G网络的语音业务后,如何选择有利于数据业务的服务质量的移动通信网络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网络接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在终端设备结束基于4G网络的语音业务后,选择有利于数据业务的服务质量的移动通信网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接入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当终端设备从第一移动通信网络切换至第二移动通信网络进行语音通话时,实时监测所述语音通话是否结束;其中,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网络的传输速率大于所述第二移动通信网络的传输速率;
在所述语音通话结束之后,判断所述终端设备是否正在进行目标业务数据的传输,所述目标业务数据为要求传输延迟小于传输延迟阈值的业务数据;
若是,则驻留在所述第二移动通信网络中;
若否,则进行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网络的接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行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网络的接入,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网络的各个小区的网络信号质量;
判断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网络的小区中是否具有网络信号质量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小区;
若是,则进行第一小区的接入,所述第一小区为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网络的小区中信号质量最好的小区。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驻留在所述第二移动通信网络中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第二小区的网络信号质量,所述第二小区为所述第二移动通信网络的小区中所述终端设备当前驻留的小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闻泰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闻泰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0306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