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炉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02910.5 | 申请日: | 2021-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487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许欣;陆金忠;李海春;曹珂菲;刘恺;李晓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B14/06 | 分类号: | F27B14/06;F27B14/08;F27D1/04;F27D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廉世坤 |
地址: | 10003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炉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炉,电炉包括炉体,所述炉体内具有炉腔,所述炉腔包括上部腔室和位于所述上部腔室下方的熔池,所述炉体包括底壁和周壁,所述周壁的横截面为圆环形,所述熔池的周壁包括内衬砖层和位于所述内衬砖层外侧的炉壳,所述炉壳包括多个壳段,多个所述壳段的底端均与所述底壁相连,多个所述壳段沿所述周壁的周向依次布置,且相邻两个壳段的端部通过膨胀调节器相连。本发明的电炉的炉壳能够保持对内衬砖层的箍紧作用,且能够随着内衬砖层的膨胀作用进行适应性调节,避免了炉壳变形、失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冶炼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电炉。
背景技术
诸如用于有色金属冶炼的电炉的炉墙包括从内至外依次设置的内衬砖层和炉壳,为了降低内衬砖层热膨胀的影响,内衬砖之间通常预留合理的膨胀缝。但是,相关技术中,由于膨胀缝留难以设计或设置不合理、冶炼生产中熔体灌入膨胀缝等因素,内衬砖层仍然会产生较大的膨胀力,炉壳在内衬砖层膨胀力的作用下容易变形、失效,降低了电炉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一种电炉,该电炉能够保持对内衬砖层的压紧作用,且能够随着内衬砖层的膨胀作用适应性调节,避免了炉壳变形、失效。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炉包括炉体,所述炉体内具有炉腔,所述炉腔包括上部腔室和位于所述上部腔室下方的熔池,所述炉体包括底壁和周壁,所述周壁的横截面为圆环形,所述熔池的周壁包括内衬砖层和位于所述内衬砖层外侧的炉壳,所述炉壳包括多个壳段,多个所述壳段的底端均与所述底壁相连,多个所述壳段沿所述周壁的周向依次布置,且相邻两个壳段的端部通过膨胀调节器相连。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炉,电炉的炉壳能够保持对内衬砖层的箍紧作用,且能够随着内衬砖层的膨胀作用进行适应性调节,避免了炉壳变形、失效。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膨胀调节器包括连接轴和弹性件,所述连接轴连接在相邻两个所述壳段之间,所述弹性件的第一端与相邻两个所述壳段的一者止抵、所述弹性件的第二端与相邻两个所述壳段的另一者止抵或与所述连接轴止抵以弹性连接相邻两个所述壳段。
在一些实施例中,相邻两个所述壳段的一者上设有第一凸起、另一者上设有第二凸起,所述连接轴的第一端设有第一止挡部,所述连接轴的第二端设有第二止挡部,所述第一止挡部和所述第二止挡部的至少一者在所述连接轴上位置可调,所述连接轴穿过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二凸起,且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二凸起夹在所述第一止挡部和所述第二止挡部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包括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设在所述第一止挡部和所述第一凸起之间,所述第二弹性件设在所述第二止挡部和所述第二凸起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膨胀调节器还包括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均套设在所述连接轴上,所述第一挡板夹在所述第一弹性件和所述第一止挡部之间,所述第二挡板夹在所述第二弹性件和所述第二止挡部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熔池的周壁还包括冷却水套,所述冷却水套设在所述内衬砖层的外周侧,且所述冷却水套位于所述内衬砖层和所述炉壳之间,所述冷却水套包括多个子水套,多个子水套沿着所述内衬砖层的周向依次布置,且相邻两个子水套的端部止口相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冷却水套的至少部分与所述内衬砖层企口相连。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熔池的周壁还包括填料层,所述填料层环绕在所述冷却水套外周侧,且所述填料层位于所述冷却水套和所述炉壳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炉还包括多个立柱,多个所述立柱设在所述周壁外周侧,且多个所述立柱沿着所述周壁的周向方向间隔布置,所述立柱和所述上部腔室的周壁之间设有交叉布置的第一顶杆和第二顶杆,所述第一顶杆和所述第二顶杆的长度可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0291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