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阵列天线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02906.9 | 申请日: | 2021-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415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4 |
发明(设计)人: | 岳彩龙;刘木林;付聪;吴中林;钟福海;高永杰;唐振兴;曹林利;惠俊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通宇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36 | 分类号: | H01Q1/36;H01Q1/52;H01Q15/14;H01Q21/00 |
代理公司: | 洛阳公信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0 | 代理人: | 逯雪峰 |
地址: | 5284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阵列 天线 | ||
一种阵列天线,包括反射板和设置在反射板上的一列或多列辐射单元,在所述反射板设有辐射单元的一面,对应于每列辐射单元均设有两个屏蔽隔离体,屏蔽隔离体沿其对应列辐射单元的排列方向延伸,每列辐射单元对应的两个屏蔽隔离体分别设置在该列辐射单元的两侧,在屏蔽隔离体内设有容纳馈网传输线的馈网腔,馈网腔内的馈网传输线通过屏蔽隔离体上设置的输出端口与辐射单元连接。将馈网传输线设置在天线反射板上的屏蔽隔离体内,通过其输出端口与辐射单元连接,能够减少大量连接网络,减少馈电网络线缆的使用,实现免线缆高效率的馈电。屏蔽隔离体及其内部的馈网传输线设置在反射板正面,节约了反射板背部空间,为集成其它天线元件提供了基础条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技术,具体地说是一种阵列天线。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的发展,国内外的运营商对基站天线的要求更高。常规的单频或双频天线、单阵列远远满足不了大部分地区用户的需求,所以运营商在基站建设时,基本选择多频多阵列的天线来提升基站容量和通用性。一方面,多频多阵列的天线的馈电网络复杂,部件和线缆用量大,装配难度高,天线厂家在设计多频多阵列的天线时都会面临内部结构容易紊乱,系统损耗高等问题。另一方面,基站天线对集成度的要求越来越高,移相器、滤波器馈电元件都开始向天线反射板集成,但是,天线反射板的面积是有限的,大量元件的集成通常需要采用多层PCB板方式实现,导致成本较高。因此,如何在有限的天线反射板上集成更多的元件是天线集成化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减少天线馈电网络所占用的空间以及天线馈电网络线缆量,并节约天线反射板的背部空间。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阵列天线,包括反射板和设置在反射板上的一列或多列辐射单元,在所述反射板设有辐射单元的一面,对应于每列辐射单元均设有两个屏蔽隔离体,屏蔽隔离体沿其对应列辐射单元的排列方向延伸,每列辐射单元对应的两个屏蔽隔离体分别设置在该列辐射单元的两侧,在屏蔽隔离体内设有容纳馈网传输线的馈网腔,馈网腔内的馈网传输线通过屏蔽隔离体上设置的输出端口与辐射单元连接。
所述的屏蔽隔离体与反射板固定并且电连接。
所述的反射板为金属板,屏蔽隔离体与反射板为一体成型。
在设置多列辐射单元的反射板上,相邻的两个屏蔽隔离体间隔设置,或者连接为一体形成具有双层馈网腔的结构。
在反射板上同时设有高频辐射单元列和低频辐射单元列,低频辐射单元列对应的屏蔽隔离体设置在反射板两侧,低频辐射单元列中的辐射单元通过反射板背面的微带线与屏蔽隔离体内的馈网传输线连接。
所述的屏蔽隔离体呈平置于反射板上的扁平结构,屏蔽隔离体上的输出端口位于辐射单元振子臂的下方,与辐射单元的馈电巴仑连接。
所述的屏蔽隔离体呈垂直于反射板设置,输出端口位于屏蔽隔离体的下方,通过一段微带线与辐射单元的巴仑连接。
所述的馈网传输线为设置在馈网腔内并与馈网腔形成空气耦合的带状线。
所述的馈网传输线为移相馈电网络,馈网腔内设有与所述馈网传输线配合以调节相位的滑动介质。
所述的馈网传输线为移相、滤波、功分馈电网络中的一种或几种结合的馈电网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将馈网传输线设置在天线反射板上的屏蔽隔离体内,通过其输出端口与辐射单元连接,能够减少大量连接网络,减少馈电网络线缆的使用,实现免线缆高效率的馈电。屏蔽隔离体及其内部的馈网传输线设置在反射板正面,节约了反射板背部空间,为集成其它天线元件提供了基础条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屏蔽隔离体平置的实施例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截面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通宇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通宇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0290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集成天线系统
- 下一篇:前方杆体逼近程度解析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