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垃圾转运站污废水碳中和生态处理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02445.5 | 申请日: | 2021-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451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余波平;韩琦;刘洋;王小江;王伟绵;林武;陈鸿芳;曾勇辉;仪修玲;卢星星;金兴良;戴知广;付红伦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环境科学研究院;深圳市中天环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添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51 | 代理人: | 于标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垃圾 转运站 废水 中和 生态 处理 方法 装置 | ||
1.一种垃圾转运站污废水碳中和生态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气浮装置,斜管沉淀池;多功能生物池,MBR膜池,污废水进入气浮装置进行均匀曝气气浮,经气浮装置处理后的污废水进入斜管沉淀池,再进入多功能生物池,经多功能生物池反应后的污废水进入MBR膜池,处理后出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转运站污废水碳中和生态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浮装置气浮管和电动装置,利用自制旋转型气浮管进行均匀曝气气浮;该装置的顶端安装除浮渣装置,及时清理气浮上来的悬浮浮渣,浮渣通过管道进入污泥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转运站污废水碳中和生态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生物池子上端的生物填料和绿色植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转运站污废水碳中和生态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生物池用隔板分成三段、依次折流连通,分别为第一好氧段:第二好氧段:缺氧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转运站污废水碳中和生态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好氧段:第二好氧段:缺氧段的有效容称比为1:1:1。
6.一种垃圾转运站污废水碳中和生态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垃圾转运站污废水碳中和生态处理装置,包括:
首先,垃圾转运站污废水通过泵从站内沉砂池抽送至格栅,将污废水中大颗粒物质、毛发等进行拦截;
经格棚处理后的污废水进入气浮装置,利用旋转型气浮管进行均匀曝气气浮;该装置的顶端安装除浮渣装置,及时清理气浮上来的悬浮浮渣,浮渣通过管道进入污泥池;
经气浮装置处理后的污废水进入斜管沉淀池,混凝剂在进水端与污废水充分混合、絮凝,通过斜管沉淀进一步去除污废水中的COD、SS、TP等污染物;
然后,通过前期有效预处理的污废水进入多功能生物池,所述多功能生物池用隔板分成三段、依次折流连通,分别为第一好氧段:第二好氧段:缺氧段;
最后,经多功能生物池反应后的污废水进入MBR膜池,处理后出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垃圾转运站污废水碳中和生态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旋转速度300-700r/min。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垃圾转运站污废水碳中和生态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混凝剂PAC投加量50-100mg/L,混凝剂PAM投加量1-3‰。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垃圾转运站污废水碳中和生态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缺氧段混合液经循环泵可回流至第一好氧段,回流比为100%~300%。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垃圾转运站污废水碳中和生态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MBR膜池处理后淡水可回用于垃圾中转站冲洗用水,或排入市政污水管网;部分污泥通过循环泵回流补充生物池好氧段(优选回流比为200%~4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环境科学研究院;深圳市中天环境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环境科学研究院;深圳市中天环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02445.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