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非承重墙集成保温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02421.X | 申请日: | 2021-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006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马思遥;李新华;赵辉;王伟;高振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中森建筑与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2/74 | 分类号: | E04B2/74;E04B1/80 |
代理公司: |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51 | 代理人: | 杨用玲 |
地址: | 200062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承重墙 集成 保温 结构 | ||
本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非承重墙集成保温结构,包括依次设置的轻质条板、粘结层和保温层;其中,轻质条板沿其厚度方向开设有若干第一安装通孔。保温板和轻质条板之间通过粘结层预连接,保温板表面开设有若干第二安装通孔。第一安装通孔与第二安装通孔内装设有锚固件,锚固件与第二安装通孔相配合,第一安装通孔直径大于锚固件直径,以使第一安装通孔内与锚固件之间具有填充间隙。以填充间隙远离保温层的一端为注入口,在填充间隙内注入注浆料,注浆料达到设计强度后与锚固件和轻质条板分别固定连接,以二次固定轻质条板和保温板。本发明通过非承重墙集成保温结构的具体形式,实现了本方案结构简单、保温效果好且固定牢靠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外填充墙保温结构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非承重墙集成保温结构。
背景技术
非承重墙包括隔墙、填充墙、幕墙。凡分隔内部空间其重量由楼板或梁承受的墙称为隔墙;框架结构中填充在柱子之间的墙称框架填充墙。而主要悬挂于外部骨架间的轻质墙称幕墙。
易燃可燃建筑保温材料具有较大的火灾隐患,建筑保温材料限制使用成为目前的趋势,禁止新建建筑外墙使用湿贴外保温系统,即要求保温层要在预制构件工厂内集成在墙体上。目前对于装配式建筑外围护体系中剪力墙已有较成熟的解决方案,而对于外填充墙(即非受力部分)没有成熟的集成保温做法。目前外填充墙仍大量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或轻质条板砌筑,若直接在构件厂集成保温然后至现场拼装,将因拼缝较多导致较大的渗水风险,和外墙、外饰面的开裂问题。
装配式建筑中的预制集成保温外围护体系不仅包含剪力墙(受力),还包括外填充墙(非受力)。其中,剪力墙集成保温构造技术相对成熟,但对于外围护中剩余外填充墙部分集成保温的研究仍然十分匮乏。
因此,能否设计一种外填充墙的保温结构,结构简单、保温效果好且固定牢靠,是本专利想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非承重墙集成保温结构,实现了结构简单、保温效果好且固定牢靠的目的。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非承重墙集成保温结构,包括依次设置的轻质条板、粘结层和保温层;其中,所述轻质条板沿其厚度方向开设有若干第一安装通孔;所述保温层设置有保温板,所述保温板和所述轻质条板之间通过所述粘结层预连接,所述保温板表面开设有若干第二安装通孔,所述第二安装通孔与所述第一安装通孔一一对应;位于同一中心线的所述第一安装通孔与所述第二安装通孔内装设有锚固件,所述锚固件与所述第二安装通孔相配合,所述第一安装通孔直径大于所述锚固件直径,以使所述第一安装通孔内表面与所述锚固件之间具有填充间隙;以所述填充间隙远离所述保温层的一端为注入口,在所述填充间隙内注入注浆料,所述注浆料达到设计强度后与所述锚固件和所述轻质条板分别固定连接,以二次固定所述轻质条板和所述保温板。
本技术方案公开了一种非承重墙集成保温结构,本方案通过依次连接的轻质条板、粘结层和保温层结构,以及用于连接轻质条板和保温层的锚固件,实现了一种可装设在外填充墙表面的集成保温结构。一方面,本产品结构简单,便于使用,在实际应用中,可采用工厂内将保温板和轻质条板用粘结剂粘结并压实,并预先在轻质条板和保温板上留第一安装通孔和第二安装通孔,将锚固件从保温板侧向安装通孔内插入,最后注入注浆料,由此一体化成型。可实现绝大部分工序都在工厂内进行,现场作业量少,可以有效改善施工现场环境,提高施工效率,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另一方面,轻质条板和保温板通过粘结层预连接,通过锚固件配合注浆料二次固定,增加了第一安装通孔和第二安装通孔位置精度,以及轻质条板和保温板连接的稳固性。进而实现了,本产品结构简单、保温效果好且固定牢靠的目的。
进一步地,所述轻质条板靠近所述粘结层的一侧预设有若干第一沟槽,所述第一沟槽沿所述轻质条板的长边方向依次均匀排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中森建筑与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中森建筑与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0242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任务调度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 下一篇:一种横置汽车电子换挡器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