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化合物、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电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01323.4 | 申请日: | 2021-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572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9 |
发明(设计)人: | 马天天;郑奕奕;南朋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莱特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487/16 | 分类号: | C07D487/16;C07D519/00;C09K11/06;H10K85/60;H10K50/1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65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化合物 有机 电致发光 器件 电子 装置 | ||
本申请提供一种有机化合物、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和电子装置,本发明的有机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包含大稠合结构,该结构提高了空穴迁移率,还包含合适的电子输注基团,整体拥有高的第一三重态能级,且具有合适的HOMO能级分布,可以用作有机发光材料中发光主体材料。本申请化合物用在电致发光器件中可以改善器件的效率并提高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机电致发光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化合物、使用其的有机致电发光器件及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例如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通常包括相对设置的阴极和阳极,以及设置于阴极和阳极之间的功能层。该功能层由多层有机或者无机膜层组成,且一般包括有机发光层、位于有机发光层与阳极之间的空穴传输层、位于有机发光层与阴极之间的电子传输层。当阴阳两极施加电压时,两电极产生电场,在电场的作用下,阴极侧的电子向电致发光层移动,阳极侧的空穴也向发光层移动,电子和空穴在电致发光层结合形成激子,激子处于激发态向外释放能量,进而使得电致发光层对外发光。
现有技术中公开了可以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制备发光层的材料。但是目前的有机致电发光材料依然存在发光寿命短、发光效率低的问题。因此,有必要继续研发新型的材料,以进一步提高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寿命和效率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性能优异的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可用作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的发光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化合物,所述化合物选自以下结构1-1或1-2:
其中,R1、R2和R3各自独立地选自氢、氘、氰基、卤素基团、碳原子数为6~20的芳基、碳原子数为3~20的杂芳基、碳原子数为1~10的烷基、碳原子数为1-10的氘代烷基、碳原子数为1~10的卤代烷基;
L1、L2和L各自独立地选自单键、碳原子数为6~30的取代或未取代的亚芳基、碳原子数为3~30的取代或未取代的亚杂芳基;
Ar1、Ar2各自独立地选自氢、氘、碳原子数为6~30的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碳原子数为3~20的取代或未取代的杂芳基;
Het选自6~18元缺电子含氮亚杂芳基;
R5、R6、R7、R8各自独立地选自氢、氘、氰基、卤素基团、碳原子数为6~20的芳基、碳原子数为3~30的杂芳基、碳原子数为1~10的烷基、碳原子数为3~12的三烷基硅基、碳原子数为18~20的三芳基硅基、碳原子数为1-10的氘代烷基、碳原子数为1~10的卤代烷基、碳原子数为3~10的环烷基、碳原子数为2~10的杂环烷基、碳原子数为1~10的烷氧基、碳原子数为1~10的烷硫基、碳原子数为6~15的芳氧基、碳原子数为6~15的芳硫基、碳原子数为6~15的膦氧基;
n5选自0、1、2或3;
n6、n7、n8各自独立地选自0、1、2、3或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莱特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陕西莱特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0132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导体装置和其形成方法
- 下一篇:一种艾草成分复合板材及其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