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空调冷凝水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00120.3 | 申请日: | 2021-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847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8 |
发明(设计)人: | 张永进;竺林超;陈玲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韶华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3/22 | 分类号: | F24F13/22;A01G2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7523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调 冷凝 回收 装置 | ||
本申请涉及一种空调冷凝水回收装置,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包括箱体、设置于箱体上的进水管和灌淋管,进水管连通空调内机的积水盘,灌淋管下方设有若干花盆,灌淋管的底部开设有若干和花盆相对应的灌淋口,箱体上开设有连通灌淋管的出水口,箱体内设有随水面上升和下降而控制出水口打开和关闭的开关阀。本申请通过设置灌淋管,利用开关阀随液面上升和下降控制出水口的打开和关闭,以将收集的冷凝水经过灌淋管后灌淋在花盆上,以减少冷凝水直接排放至外界,使得冷凝水得到回收利用,达到节能环保的效果,从而具有提高空调冷凝水利用率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空调冷凝水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冬夏两季的温差逐渐增大,空调成了最受欢迎的家电,在家庭、企业和机关被广泛采用。在空调在制冷情况下,由于空气温度高于需制冷温度,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通过空调室内机的换热器产生冷凝水。
一般情况下空调内机产生的冷凝水顺着机壳内壁流向积水盘,再由积水盘从空调自带排水管排出室外。
上述相关技术中,发明人认为:空调内机产生的冷凝水直接排出,使得冷凝水顺着建筑墙体向下流,比较浪费水资源,使得空调冷凝水的利用率较低。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空调冷凝水的利用率,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空调冷凝水回收装置。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空调冷凝水回收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空调冷凝水回收装置,包括箱体、设置于所述箱体上的进水管和灌淋管,所述进水管连通空调内机的积水盘,所述灌淋管下方设有若干花盆,所述灌淋管的底部开设有若干和所述花盆相对应的灌淋口,所述箱体上开设有连通所述灌淋管的出水口,所述箱体内设有随水面上升和下降而控制所述出水口打开和关闭的开关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对空调冷凝水进行收集时,空调的冷凝水顺着进水管进入箱体内,使得箱体内的冷凝水液面逐渐上升,直至液面上升到开关阀打开时,箱体内收集的冷凝水从出水口流入灌淋管,然后从灌淋管滴落至花盆上,以对花盆进行浇灌。因此通过设置灌淋管,利用开关阀随液面上升和下降控制出水口的打开,以将收集的冷凝水经过灌淋管后灌淋在花盆上,减少冷凝水直接排放至外界,使得冷凝水得到回收利用,达到节能环保的效果,从而提高空调冷凝水的利用率。
可选的,所述开关阀包括铰接于所述箱体内的转动杆、设置于所述转动杆端部的浮筒、竖直滑动设置于所述箱体内壁上将所述出水口覆盖的堵板,所述堵板抵接于所述转动杆远离所述浮筒一端的底壁,所述堵板上设有和所述出水口相固定的固定件,所述转动杆远离所述浮筒的一端用于抵接所述堵板将所述固定件对所述堵板的固定解除,所述转动杆上设有带动所述堵板再次封堵出水口的复位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箱体内的冷凝水液面上涨时,转动杆和浮筒受到水的浮力而上浮,进而带动转动杆转动,使得转动杆远离浮筒的一端向下转动并抵接于堵板。直至水对浮筒和转动杆的浮力到达最大值时,向下转动的转动杆抵接堵板使得固定件解除,使得堵板和出水口的固定解除,以使堵板受重力下滑,以将出水口快速打开,使得箱体内的水流从出水口流入灌淋管内对花盆进行灌淋。直至箱体内冷凝水的液面和灌淋管内的底壁相齐平时,浮筒带动转动杆向下转动,使得转动杆远离浮筒的一端上滑,以将复位件启动,使得堵板在复位件的带动下上滑至出水口,并利用固定件将出水口再次封堵,以便于箱体内存有足够的冷凝水后将出水口再次打开。因此通过设置转动杆和浮筒的配合,利用堵板在固定件和复位件的驱动下,使得堵板随浮筒的上下浮动将出水口封闭或打开,实现箱体内对灌淋管的灌淋进行控制,从而便于灌淋管将箱体内的冷凝水进行灌淋。
可选的,所述固定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堵板上的磁性部一、设置于所述箱体侧壁上和所述磁性部一相吸的磁性部二,所述磁性部二靠近所述出水口的上方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韶华建设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韶华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0012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