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多角度飞拍的多机位拍摄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99935.4 | 申请日: | 2021-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891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刘东渤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图彩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5/235 | 分类号: | H04N5/235;H04N5/217;H04N9/73 |
代理公司: | 北京睿博行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7 | 代理人: | 申超平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角度 机位 拍摄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多角度飞拍的多机位拍摄系统,包括:展示屏、舞台、升降机构、光束灯、相机、逆光灯和中控处理器。中控处理器根据布景确定舞台上所需的预设亮度区间和预设色温区间、根据预设亮度区间确定该次拍摄使用的所述光束灯的数量以及各光束灯的打光亮度和各所述逆光灯的打光亮度,确定完成后,中控处理器根据打光的光束灯和逆光灯的数量确定各光束灯的打光色温,本发明通过根据布景板确定该次拍摄的预设亮度区间和预设色温区间,并将拍摄的图像的亮度和色温调节至对应区间内,能够使相机拍出图像中的人物与背景板中的布景更加贴合,进一步提高人物与背景板的贴合度,并进一步提高了本发明所述系统的拍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多角度飞拍的多机位拍摄系统。
背景技术
环形拍摄包括飞拍和环拍,其中,飞拍是指,从四周围绕中心点,360度拍摄,对角拍摄相机后的画面背景,合成的动态效果成片。
目前,国内现有的环型拍摄系统大部分都是基于多摄像头的实景拍摄系统,通过模拟变速效果,实现如强化的慢镜头、时间静止等效果并被广泛使用在电影拍摄、各大会议及公关活动中。
现有的环型拍摄的具体操作方法包括:搭建主题背景板平面或弧形及拍摄台,以背景画面为基础进行相机安装,保持一定距离,拍摄对面背景,背景和相机中间为拍摄主体人员,进行电脑程序合成,生成飞拍视频。上述拍摄方法存在以下问题:
场景单一无法更换,无法实现个性化场景需求,客户参与感较弱,多次使用后,对客户的吸引力逐渐下降,重复使用的几率较小,因此,现有的拍摄公司根据客户为先的原则,导致大多数场景在单次使用之后直接舍弃了,产生极大的人力搭建、物质浪费。
拍摄场地无法升降、旋转,固定的拍摄场地无法根据客户需求实现高度的升降,从而无法从不同角度展现最完美的拍摄效果。
木质或桁架喷绘背景无法安装360度环型专业光束灯,无法保证拍摄的成品图像中整体环境的亮度和色温,导致画面内人物不清晰,同时,在拍摄时能够清楚看到相机的机身,影响画面整体美观,拍摄效果差。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多角度飞拍的多机位拍摄系统,用以克服现有技术中无法保证拍摄的成品图像中整体环境亮度和色温导致的拍摄效果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多角度飞拍的多机位拍摄系统,包括:
展示屏,其为一环形LED显示屏,用以根据需求显示对应的拍摄场景;
舞台,其设置在所述展示屏包围的空间内并与展示屏的法线垂直,用以装载道具或待拍摄人员,在舞台底部设有升降机构,用以垂直调节舞台的高度,当所述拍摄系统对舞台上的待拍摄人员或道具进行拍摄时,升降机构控制舞台垂直移动以调节舞台与所述展示屏之间的相对距离;
多个光束灯,其均匀设置在所述展示屏上边缘,用以向所述舞台打光,当所述拍摄系统对舞台上的待拍摄人员或道具进行拍摄时,光束灯向舞台中的指定位置进行打光以使相机清晰采集到舞台上道具或待拍摄人员的图像信息;
多个相机,其均匀设置在所述展示屏下边缘,用以同时采集所述舞台上道具或待拍摄人员的图像,在各相机的一侧均设有逆光灯,用以在相机拍摄时输出对应亮度的光照以防止相机的轮廓出现在与该相机相对的相机拍摄的图像中;
中控处理器,其为一计算机,中控处理器分别与所述展示屏、升降机构、光束灯、相机和逆光灯相连,用以在拍摄过程中选取指定的布景并根据选取的布景以及实际情况调节舞台的高度、打光的光束灯的数量、各光束灯的打光色调、各光束灯的打光亮度以及各逆光灯的打光亮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图彩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河南图彩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9993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图像内容标注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一种快速过滤背景图片的检测模型及其训练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