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识别码的终端设备绑定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97685.0 | 申请日: | 2021-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552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2 |
发明(设计)人: | 王妙玉;田红波;吴宁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好太太智能家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28 | 分类号: | H04L12/28;H04L9/40;H04L67/1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成婵娟 |
地址: | 511434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识别码 终端设备 绑定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识别码的终端设备绑定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S1:对终端设备和服务器进行配网;S2:利用终端设备将其根据设备信息生成的校验信息上报至服务器,并对设备信息和校验信息进行广播;S3:利用用户设备监听终端设备广播的设备信息,将监听所获得的设备信息与扫描终端设备识别码所获得的设备信息进行比对校验,若设备信息一致,则将监听终端设备广播所获得的校验信息发送至服务器;S4:利用服务器将终端设备上报的校验信息和用户设备发送的校验信息进行比对,若校验信息一致则向用户设备发送绑定指令以执行所述终端设备的绑定操作。本发明可防止误绑定情况发生,提高用户使用体验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终端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识别码的终端设备绑定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智能家居产品在生活中不断普及,终端设备产品也逐渐成为生活中的必需品,用户在购买新的终端设备后,一般需要在APP上选择终端设备的型号或手动输入终端设备的型号才可与该终端设备进行绑定,但是用户在实际操作时有可能因为不清楚设备型号或输入错误信息导致发生错误绑定,不能准确的绑定到对应的晾衣机,造成安全隐患,用户体验感差。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识别码的终端设备绑定方法,可简化设备绑定操作,防止误绑定情况发生,提高用户使用体验感。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识别码的终端设备绑定系统。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基于识别码的终端设备绑定方法,包括:
步骤S1:对所述终端设备和服务器进行配网;
步骤S2:利用所述终端设备将其根据设备信息生成的校验信息上报至所述服务器,并对设备信息和校验信息进行广播;
步骤S3:利用用户设备监听所述终端设备广播的设备信息,将监听所获得的设备信息与扫描所述终端设备识别码所获得的设备信息进行比对校验,若设备信息一致,则将监听所述终端设备广播所获得的校验信息发送至所述服务器;
步骤S4:利用所述服务器将所述终端设备上报的校验信息和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校验信息进行比对,若校验信息一致则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绑定指令,让所述用户设备使用校验信息、设备信息和用户信息执行所述终端设备的绑定操作。
进一步地,所述对所述终端设备和所述服务器进行配网,包括:
利用所述用户设备将联网信息广播发送至所述终端设备,使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接收所得的联网信息与所述服务器相连;其中联网信息包括SSID信息和密码。
进一步地,所述终端设备设有识别码,其识别码包含有预先烧录的设备唯一码。
进一步地,所述校验信息为token信息,所述token信息的生成方法是根据设备唯一码加密而成。
进一步地,所述设备唯一码包括但不限于MAC地址、设备名称、生产批次代码。
进一步地,所述利用所述服务器将所述终端设备上报的校验信息和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校验信息进行比对,包括:
判断所述终端设备上报的校验信息和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校验信息是否已经失效,若所述终端设备上报的校验信息和/或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校验信息已经失效,则做出告警提示并结束绑定操作;若所述终端设备上报的校验信息和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校验信息均未失效,才继续进行校验信息比对操作。
进一步地,判断所述终端设备上报的校验信息和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校验信息是否已经失效的方法为:
在所述服务器中判断校验信息是否已超过预设时间,若校验信息已超时,则校验信息为失效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好太太智能家居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好太太智能家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9768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精神病人输液固定器
- 下一篇:一种茯苓软糖及其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