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直流耐压试验电动放电装置及放电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97563.1 | 申请日: | 2021-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499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黎海凡;白云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12 | 分类号: | G01R31/12;G01R31/14;G01R31/16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成钢 |
地址: | 44300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流 耐压 试验 电动 放电 装置 方法 | ||
1.一种直流耐压试验电动放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缘外壳(9),绝缘外壳(9)内设有放电工作腔;绝缘外壳(9)一端设有放电接头,放电接头一端位于放电工作腔内,放电接头另一端位于绝缘外壳(9),绝缘外壳(9)另一端设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放电电阻(3)往复移动,放电电阻(3)和直接接地放电触头(2)均接地设置;所述的放电电阻(3)用于与放电接头间接导通,所述的直接接地放电触头(2)用于与放电接头直接导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耐压试验电动放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放电接头为金属均压球(1),放电电阻(3)的顶端为尖形结构,放电电阻(3)与直接接地放电触头(2)为硬连接,放电电阻(3)与金属均压球(1)的间距小于直接接地放电触头(2)与金属均压球(1)的间距。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直流耐压试验电动放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放电电阻(3)的电阻不小于2兆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流耐压试验电动放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放电电阻(3)上设有接地连接头(8),接地连接头(8)与直接接地放电触头(2)硬连接,且接地连接头(8)通过接地导通装置(7)与大地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直流耐压试验电动放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接地导通装置(7)包括软地线(71),软地线(71)一端与接地连接头(8)连接,软地线(71)另一端接地。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直流耐压试验电动放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接地导通装置(7)包括软地线(71)和硬地线(72),硬地线(72)底端接地,硬地线(72)顶端通过软地线(71)与接地连接头(8)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直流耐压试验电动放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接地导通装置(7)包括两根硬地线(72),两根硬地线(72)之间通过碳刷(73)连接,一根硬地线(72)接地设置,另一根两根硬地线(72)与接地连接头(8)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直流耐压试验电动放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接地导通装置(7)包括软地线(71),软地线(71)缠绕在收卷轮(74)上,收卷轮(74)通过多个发条与支撑杆(75)连接,支撑杆(75)与立柱(76)连接,立柱(76)用于接地设置;软地线(71)一端连接接地连接头(8),软地线(71)另一端连接固定在收卷轮(74)转筒上;所述的收卷轮(74)转筒、发条、支撑杆(75)和立柱(76)均为导体。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耐压试验电动放电装置,其特征在于:驱动装置包括电动推杆(4)和电机控制装置(6),电动推杆(4)位于绝缘外壳(9)内,电动推杆(4)的伸缩杆为绝缘杆;绝缘外壳(9)为透明结构;电机控制装置(6)用于驱动电动推杆(4)的伸缩杆快速上升或缓慢上升。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直流耐压试验电动放电装置的放电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试验前先将金属均压球(1)上端与直流耐压装置试验侧相连,电动推杆(4)收缩至最低位置;
S2:当试验结束后,进行放电操作:通过电机控制装置(6)操作放电电阻(3)上升;放电电阻(3)尖端逐步接近金属均压球(1),被试验设备的电荷通过金属均压球(1)击穿空气并与放电电阻(3)尖端导通,释放电荷,形成了一次放电;
随着被试验设备(10)残余电压下降,且随着放电电阻(3)的上升,直接接地放电触头(2)与金属均压球(1)发生接触,被试验设备(10)残余电压会通过直接接地放电触头(2)对地导通,形成了二次放电;
S3:当试验装置在高电压时发生故障或人员误入试验区域时,通过电机控制装置(6)驱动电动推杆的伸缩杆快速上升,直接接地放电触头(2)与金属均压球(1)快速接触,被试品电压迅速降至零电位;
S4:当试验正常放电完成后,将直接接地放电触头(2)作为试验回路金属性接地装置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9756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