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配电网转供电单相接地故障线路的选线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96732.X | 申请日: | 2021-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649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07 |
发明(设计)人: | 徐宇;杨鹏杰;李轶昂;李昆华;欧立权;周瀛;曹俊锋;雷兴宇;邹学翔;刘志洪;李辉;辛平安;李滢洁;姚朝;杨永志;周胜超;陈劲秋;张国武;毛拥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昆明供电局 |
主分类号: | G01R31/08 | 分类号: | G01R31/08;G01R31/52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赵中英 |
地址: | 650000 云南省昆明市中国(云南)自***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配电网 供电 单相 接地 故障 线路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电网转供电单相接地故障线路的选线方法,包括步骤1:在发生单相接地故障后,先提取配电网各馈线线路的零序电流并通过滤波提取SFB频率分量;步骤2:将所有馈线线路进行比较,找出零序电流的SFB频率分量与其它线路极性相反的馈线线路作为预选故障线路;步骤3:将预先故障线路中的两个馈线线路先后分时投入小电阻接地装置,并分别检测投入后的两条线路的稳态零序电流幅值;步骤4:比较两条线路的稳态零序电流幅值,其中幅值较大的为实际的故障线路。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针对转供电配网单相接地故障后可以准确选线出故障线路,避免将联络馈线作为故障线路的缺陷,提高故障检测的准确性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网系统故障检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配电网转供电单相接地故障线路的选线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变电站下用户负荷不断增加,变电站检修及时掌握变电站设备状态是提高供电可靠性,降低设备损耗的重要措施,转供电是变电站检修时保护用户持续供电的有效方式,但是在转供电时如果发生单相接地故障将严重降低转供电的可靠性,因此及时对转供电单相接地故障进行隔离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单相接地故障选线方式一般假设配电网为辐射配电网,当变电站检修时,配电网系统结构发生变化,变电站检修侧用户通过联络线实现转供电,此时使用传统单相接地故障选线方式将导致非故障联络馈线误选,降低转供电可靠性,影响用户用电。因此,转供电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快速准确完成故障线路选线,对提高配电网供电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配电网转供电单向接地故障线路的选线方法,用于实现对转供电情况下单相接地故障的准确快速定位检测,准确检测出故障馈线线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配电网转供电单相接地故障线路的选线方法,包括
步骤1:在发生单相接地故障后,先提取配电网各馈线线路的零序电流并通过滤波提取SFB频率分量;
步骤2:将所有馈线线路进行比较,找出零序电流的SFB频率分量与其它线路极性相反的馈线线路作为预选故障线路;
步骤3:将预先故障线路中的两个馈线线路先后分时投入小电阻接地装置,并分别检测投入后的两条线路的稳态零序电流幅值;
步骤4:比较两条线路的稳态零序电流幅值,其中幅值较大的为实际的故障线路。
步骤2预选故障线路的确定方法包括:将配电网上任一一条出线线路作为参考线路;
将计算参考线路与其它所有线路做暂态零序电流SFB分量的内积运算;
通过内积运算结果来判断各条线路与参考线路之间的极性关系,并据此找出预选故障线路。
暂态零序电流SFB分量的内积运算采用如下公式计算:
式中:i0jk为第j条线路零序电流SFB分量从故障起始的第k个数据;i0mk为第m条线路零序电流SFB分量从故障起始的第k个数据;N为用于计算的数据个数,其大小根据暂态过程的持续时间而定;其中
Pjm>0时表明第j条出线和参考线路同极性,Pjm<0时表明反极性,然后根据各出线线路与参考线路之间的极性关系来确认与2条其它线路极性相反的馈线线路。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1、针对转供电配网单相接地故障后可以准确选线出故障线路,避免将联络馈线作为故障线路的缺陷,提高故障检测的准确性可靠性;
2、故障定位准确为及时隔离故障线路提供基础,而且可以通过现有配电网小电流选线装置和小电阻接地装置完成转供电单相接地故障隔离与保护,无需加装新装置,节约运行维护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昆明供电局,未经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昆明供电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9673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