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紧凑型防堵塞放射性烟气冷却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96458.6 | 申请日: | 2021-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631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2 |
发明(设计)人: | 褚浩然;张禹;徐卫;郑博文;李晓海;张晓斌;杨利国;李串莲;贾成明;杨丽莉;阮佳晟;崔晗;王鹏;陈睿;胡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F23J15/06 | 分类号: | F23J15/06;F23J15/02;B01D45/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悦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1 | 代理人: | 田明;戴威 |
地址: | 030006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紧凑型 堵塞 放射性 烟气 冷却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紧凑型防堵塞放射性烟气冷却装置,包括内壳体,安装在内壳体底部的灰斗,设置在内壳体顶部且与内壳体连通的进气管,所述内壳体包括筒体以及与筒体连接的锥体,锥体的底部设有反射屏,反射屏顶部设有透气孔,反射屏与锥体的内壁之间带有环形间隙,锥体的内腔通过反射屏上的透气孔以及所述环形间隙与灰斗的内腔连通。内壳体的外侧设有水冷夹套,水冷夹套包覆在筒体、锥体的外侧,水冷夹套的两端分别连接冷却水进口管和冷却水出口管。该装置使用时,高温烟气沿装置内壳体运动的同时与水冷壁接触,从而起到降温作用;同时高温含尘烟气切向进入装置内部,利用离心力作用,能够对烟气中的颗粒物进行初步捕集和除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放射性高温烟气冷却净化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紧凑型防堵塞放射性烟气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军工、科研、实验及核电站等核设施在运行、维护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放射性废物,其中可燃废物占比较大(约占50%),如塑料、橡胶、棉织品、木材、树脂、废油等,绝大部分固体可燃废物的平均比活度均在≤1×105Bq/kg范围内。焚烧作为发展最早的放射性废物减容技术之一,非常适用于处理这些低水平的放射性固体废物,不仅可以实现大幅减容(减容比可达80~120),同时还可以实现废物的无机化,有利于最终的处置。因此,放射性可燃固体废物焚烧技术被美国、法国、德国、日本等国家广泛使用,成为处理放射性废物的主要技术之一。
目前国内有大量军工、科研、生产单位产生的放射性废物活度浓度低、污染核素种类单一、种类相对简单、产生量不大,不适合单独建立大型固定厂址式放射性废物焚烧炉,针对这些需求,研究开发了集成化紧凑化的放射性废物焚烧技术,具有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投资省、操作维护简便的优点。放射性可燃废物焚烧炉排出的烟气含有大量放射性成分和非放污染物,同时温度高达1000℃左右,需进行有效的冷却净化后才能排入大气。对于常规的烟气冷却设备,特别是列管式换热器形式,其内管较细,在长期运行过程中,容易被烟气中的烟尘等颗粒物堵塞,且由于烟尘中含有放射性物质,对堵塞后的冷却设备进行清理维护并不容易;同时常规烟气冷却装置也不具备对烟气中颗粒物进行初步分离的功能,需要在后续工序中增加颗粒物分离设备,并不能满足紧凑型集成化的设计要求。本专利针对现有的技术问题,设计一种紧凑型防堵塞放射性烟气冷却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紧凑型防堵塞放射性烟气冷却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紧凑型防堵塞放射性烟气冷却装置,包括内壳体,安装在内壳体底部的灰斗,设置在内壳体顶部且与内壳体连通的进气管,所述内壳体包括筒体以及与筒体连接的锥体,锥体的底部设有反射屏,反射屏顶部设有透气孔,反射屏与锥体的内壁之间带有环形间隙,锥体的内腔通过反射屏上的透气孔以及所述环形间隙与灰斗的内腔连通。
进一步,所述内壳体的外侧设有水冷夹套,水冷夹套包覆在筒体、锥体的外侧,水冷夹套的两端分别连接冷却水进口管和冷却水出口管。
进一步,所述反射屏呈锥形,反射屏的裙部位于所述灰斗的上方。
进一步,所述筒体的顶部连接排气管。
进一步,所述内壳体的筒体和锥体一体成型,锥体呈倒锥体形状。
进一步,所述冷却水进口管位于水冷夹套的底部,冷却水出口管位于水冷夹套的顶部,水冷夹套内冷却水的流动方向与内壳体内高温烟气的流动方向垂直交叉。
进一步,所述进气管与所述筒体切向连接,烟气通过进气管沿切向进入筒体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未经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9645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