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加油枪静电去除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95554.9 | 申请日: | 2021-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153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发明(设计)人: | 王琼仙 | 申请(专利权)人: | 义乌市艺拉纺织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N1/14 | 分类号: | A61N1/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2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油 静电 去除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静电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加油枪静电去除装置,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一侧端面内设有收纳腔,所述收纳腔一侧的所述基座内部设有防护液存放腔,所述防护液存放腔下侧设有活塞腔,所述活塞腔内部以及所述活塞腔一侧设有挤压装置。该静电去除装置通过将基座固定安置在加油柜上,利用锁紧夹爪将加油枪进行锁止,便于加油枪的放置,同时将能够按压的静电驱除板与锁紧装置进行联动,在取出加油枪前对人体进行强制性静电去除处理,有效的防止驾驶员带电作业,同时本发明将静电驱除板与静电防护装置进行配合安装,能够在取出加油枪的同时对操作员双手进行喷涂保护,有效的防止拿起加油枪后静电的再次产生,加强静电防护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静电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加油枪静电去除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加油站能够让驾驶员自主进行汽车加油,为避免静电造成加油过程引发的火灾现象,加油柜上端安置有静电去除装置,由于驾驶员安全意识薄弱,通常忽略静电去除过程直接对汽车进行加油,进而容易引发火灾,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现有的静电去除装置,虽然能够有效的去除人身附带的静电,但不能够强制操作人员去除静电,具有一定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加油枪静电去除装置,具备强制性去除加油人员静电,解决了静电引发加油站爆炸事故发生,利用先去除静电再取出加油枪的顺序,能够有效避免加油人员未经去除静电,便进行加油操作的过程。
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加油枪静电去除装置,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一侧端面内设有收纳腔,所述收纳腔一侧的所述基座内部设有防护液存放腔,所述防护液存放腔下侧设有活塞腔,所述活塞腔内部以及所述活塞腔一侧设有挤压装置,所述收纳腔两侧壁面固定设有喷涂装置,所述喷涂装置与所述挤压装置相互配合能够对操作员双手进行静电防护处理,所述活塞腔另一侧设有动力传输腔,所述动力传输腔一侧壁面与所述收纳腔壁面之间连通设有夹爪延伸通道,所述动力传输腔、所述夹爪延伸通道以及所述收纳腔内共同设有用于夹紧加油枪输油管部分的锁紧装置,延伸至所述收纳腔内部的所述锁紧装置能够对加油枪进行锁止,靠近所述动力传输腔一侧的所述收纳腔内设有静电去除装置,所述静电去除装置能够处理操作员身体附带静电。
精选的,所述挤压装置包括位于所述活塞腔内壁面并能够滑动的活塞,所述活塞靠近所述动力传输腔一侧端面固定设有贯穿所述动力传输腔两侧壁面并延伸至所述收纳腔内部的推杆,位于所述收纳腔内部的所述推杆一端固定设有静电驱除板,所述静电驱除板为金属材质,所述活塞靠近所述动力传输腔一侧端面与所述活塞腔壁面之间固定设有套在所述推杆外侧的回位弹簧,所述回位弹簧能够实现所述活塞的复位。
精选的,所述防护液存放腔内部存放有静电防护涂料,所述喷涂装置包括固定在所述收纳腔两侧壁面并相互对称的配置板,远离所述动力传输腔一侧的所述活塞腔壁面固定设有一分为二的排液管,所述排液管两端分别与相互对称的所述配置板相互连通,所述活塞腔远离所述动力传输腔一侧壁面与所述防护液存放腔下壁面之间连通设有进液管,所述进液管能够将所述防护液存放腔内部的静电防护涂料输送至所述活塞腔内。
精选的,所述活塞腔一侧的所述基座内部固定设有能够与所述进液管相互连通的进液单向阀,所述进液单向阀下侧的所述基座内部设有与所述排液管相互连通的排液单向阀,所述进液单向阀与所述排液单向阀能够分别控制所述进液管与所述排液管内部静电防护涂料的单向流动。
精选的,所述收纳腔下端内壁面固定设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上端面固定设有两个相互对称的定位转轴,所述定位转轴外圆面固定设有能够延伸至所述动力传输腔内部的锁紧夹爪,位于所述收纳腔内部的两个所述锁紧夹爪相互配合能够将加油枪进行锁止。
精选的,所述动力传输腔下壁面滑动设有向上延伸的铰接柱,所述锁止装置包括能够移动的推动板,所述推动板上下端面之间连通设有导滑槽,所述铰接柱能够贯穿同侧所述锁紧夹爪上下端面并穿过所述导滑槽延伸至所述推动板上侧,所述铰接柱与位于所述动力传输腔内部的所述锁紧夹爪铰链连接,所述推动板靠近所述收纳腔一侧端面与所述动力传输腔壁面之间固定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能够实现所述推动板的复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义乌市艺拉纺织品有限公司,未经义乌市艺拉纺织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9555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线传播模型的构建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髌骨置换一体化钻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