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音频信号编码压缩和传输的方法及电子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93886.3 | 申请日: | 2021-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299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罗高涌;甘华国;胡宇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门市华恩电子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0L19/02 | 分类号: | G10L19/02;G10L19/00;G06N3/08;G06N3/04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孙浩 |
地址: | 529400 广东省江门市恩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音频 信号 编码 压缩 传输 方法 电子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音频信号编码压缩和传输的方法及电子设备,音频信号编码压缩和传输的方法应用在音频信号传输系统中的信号发射端和信号接收端,在信号发射端通过先对第一音频信号进行下采样,再通过适用于短快信号压缩的可以消除边缘效应的小波子带编码技术的具有可控自由参数的小波函数组进行无损压缩,并将信号数据转成适合高效的码流以便做无线传输到通信信道中,在信号接收端通过对接收自通信通道的第二音频信号进行数字解调,再由小波子带解码技术的小波函数组做数字解码,之后采用基于紧框架高斯小波激励函数的深度神经网络的模型进行上采样以实现信号的准确恢复,本发明能够实现高保真、低延时、长距离、低成本的数字音频无线传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字信号传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音频信号编码压缩和传输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为了建成高度信息化、全面网络化的信息社会,数字通信成为信息传输的重要手段和关键环节,全球数字化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主要潮流,从通信的发展趋势看,现代通信必须以数字通信为主,数字通信较之模拟通信有如下特点抗干扰、抗噪声性能好、差错可控、易加密。和易于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的特点,然而,数字通信相对于模拟通信来说,也有占用的频带宽、数字通信系统设备复杂等缺点,而音频信号的传输是现代信息交流的重要方式,通过数字通信系统进行音频信号的无线传输也是现代信息交流的一部分,相关技术中,音频信号数字化之后所面临的一个问题是巨大的数据量,这为存储和传输带来了压力,音频信号的传输具有失真严重、高延时、高成本的缺点,且不利于长距离高质量地传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音频信号编码压缩和传输的方法及电子设备,能够实现高保真、低延时、长距离、低成本的数字音频无线传输。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一种音频信号编码压缩和传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第一音频信号;对所述第一音频信号进行下采样得到样本音频信号;通过具有可控自由参数的小波函数组对所述样本音频信号进行数字编码得到第一数字码流,其中,所述小波函数组由具有所述可控自由参数的第一正交滤波器组构建,所述第一正交滤波器组满足双正交条件;对所述第一数字码流进行数字调制后输出第二音频信号,所述第二音频信号用于进行无线传输到通信信道。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音频信号编码压缩和传输的方法,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音频信号编码压缩和传输的方法,应用于音频信号传输系统中的信号发射端中,通过先对第一音频信号进行下采样,再通过适用于短快信号压缩的可以消除边缘效应的小波子带编码技术的具有可控自由参数的小波函数组进行无损压缩,并将信号数据转成适合高效的码流以便做无线传输到通信信道中,有利于减少信道编码的负担,从而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采用下采样和无损压缩相结合,既能满足压缩倍数的要求,也使得失真最小化,无损压缩使编码不产生失真,也使信号接收端的信号始终保持连续不间断,能够实现高保真、低延时、长距离、低成本的数字音频无线传输。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对所述第一音频信号进行下采样得到样本音频信号,包括:对所述第一音频信号进行多倍下采样,得到多个子样本音频信号;输出其中一个所述子样本音频信号得到样本音频信号。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正交滤波器组通过以下步骤构建:通过具有所述可控自由参数的双正交小波滤波器来构造双正交小波滤波器组,其中,所述双正交小波滤波器包括第二正交滤波器组,所述第二正交滤波器组为初始正交滤波器组;通过取具有所述可控自由参数的所述第二正交滤波器组构造双正交的所述第一正交滤波器组。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正交滤波器组包括低通分解滤波器、高通分解滤波器、低通重构滤波器和高通重构滤波器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第二正交滤波器组包括初始低通分解滤波器、初始高通分解滤波器、初始低通重构滤波器和初始高通重构滤波器中的至少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门市华恩电子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江门市华恩电子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9388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