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林业的高效率育苗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93093.1 | 申请日: | 2021-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570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2 |
发明(设计)人: | 陈瑞玲;王晓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瑞玲 |
主分类号: | A01G9/16 | 分类号: | A01G9/16;A01G9/24;A01G9/26;B01F7/04 |
代理公司: | 太原九得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17 | 代理人: | 王韶 |
地址: | 030009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林业 高效率 育苗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林业育苗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用于林业的高效率育苗装置,包括有:底板,底端四角设有万向轮;剪叉式升降架,设在底板顶端,工作端包括有至少两个升降板,升降板四侧设有透明幕膜,透明幕膜上设有换气扇;育苗结构,包括有承液盒、滑动板、放置架和育苗盆,承液盒设在升降板顶端;滑动板滑动设置在承液盒顶端,滑动板布有第一漏水孔;放置架设在滑动板顶端,放置架设有放置孔,育苗盆插在放置孔,且其底端均布第二漏水孔;光照机构,包括有补光灯管,均设在升降板底部;喷淋机构,设升降板底部,喷淋机构包括有喷淋管,喷淋管上均布有喷嘴;药液搅拌输送机构,设在底板顶端,其输出端与喷淋管连通,该装置便于栽培和移栽,育苗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林业育苗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用于林业的高效率育苗装置。
背景技术
育苗,即指培育幼苗。育苗在作物的生长过程中是十分关键的,林业幼苗直接栽种到野外,成活率非常低,因此,林业幼苗的培育是必不可少的,在育苗盘中育苗是常见的一种育苗方式,传统的育苗过程中,水直接加入到幼苗培育的土壤中,若是水量不够,作物的根系便不能很好的吸收水分,若水量过多,就容易造成水在育苗盘内的积压,造成树苗的死亡。而且氧气不足,也会严重影响林业幼苗的发育生长。这些因素都会造成树苗的死亡。
在树苗生长成型后需要将其挖出后再次移栽,这样在挖树苗时需要在树苗周围挖出很大的坑或者斩断树苗的根须才能将树苗挖出,这样会损伤很多树苗的根部,造成成活率降低,在培育和移栽的过程中既浪费了人力又浪费了物力,同时延长了生产时间,降低了生产效率。
中国专利CN201720012509.7公开了一种林业幼苗培育装置,包括培养室、育苗架、育苗筒体、透水板、进水管、过滤网、水泵、出水管、喷淋管、喷淋头、储水槽、气泵、流量计、曝气头、进气管和加热板。育苗架设置于培养室上端开口处;育苗筒体置于相对的两个圆孔内;在育苗架的下方依次设置有进气管、透水板、过滤网和储水槽。
该装置仅能够进行单层育苗,育苗数量有限,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用于林业的高效率育苗装置,本技术方案解决了林业如何高效育苗的问题。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林业的高效率育苗装置,包括有:底板,其底端四角均设置有万向轮;剪叉式升降架,设置在底板顶端,其工作端包括有至少两个相对底板沿竖直方向升降的升降板,且升降板之间沿竖直方向依次水平排列,所述升降板四侧设置有底端低于下层升降板顶面的透明幕膜,所述透明幕膜上还设置有换气扇;育苗结构,包括有承液盒、滑动板、放置架和育苗盆,所述承液盒开口朝上且水平设置在升降板顶端;所述滑动板沿水平方向滑动设置在承液盒顶端,且所述滑动板上均布有第一漏水孔;所述放置架固定设置在滑动板顶端,且所述放置架上设置有轴线竖直的放置孔,所述育苗盆外径从上到下逐渐减小,且所述育苗盆开口朝下同轴插接在放置孔中,且所述放置架位于滑动板顶部,所述育苗盆内底端均布有第二漏水孔;光照机构,包括有补光灯管,所述补光灯管轴线水平且均设在升降板底部,且所述补光灯管位于育苗结构顶部;喷淋机构,设置在升降板底部,且其位于育苗结构和补光灯管之间,所述喷淋机构工作端包括有轴线与补光灯管轴线垂直且能够水平往复移动的喷淋管,所述喷淋管上均布有输出端竖直朝向育苗结构的喷嘴;药液搅拌输送机构,设置在底板顶端,且其输出端通过软管与喷淋管连通。
优选地,育苗结构还包括有第一导轨,所述第一导轨沿水平方向并排设置在承液盒两侧,且滑动板通过第一导轨滑动设置在承液盒顶端。
优选地,育苗盆为两个半圆台柱筒拼接而成,且育苗盆宽口外周同轴设置有限位沿;育苗结构还包括有撑架,所述撑架包括有第一撑环、第二撑管和连接杆,所述第一撑环内径大于第二撑管内径,所述第一撑环和第二撑管之间同轴且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工作状态下,所述第一撑环和第二撑管同轴套设在育苗盆外周,且所述第一撑环同轴抵接在限位沿底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瑞玲,未经陈瑞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9309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