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装置和空调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92887.6 | 申请日: | 2021-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639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发明(设计)人: | 胡志文;郑吉存;应必业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1/30 | 分类号: | F24F11/30;F24F11/61;F24F11/64;F24F11/86;F24F11/88;F24F110/12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成律师事务所 11646 | 代理人: | 张江陵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调器 控制 方法 装置 |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装置和空调器,涉及空调技术领域。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包括在根据输出电压判定外盘传感器满足开路故障条件的情况下,进一步根据压缩机开启时刻排气温度来判断外盘传感器是否真实地处于开路故障,这样有利于判断的准确性。因为压缩机开启时刻排气温度能一定程度地反应室外环境的温度,所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能够避免因为室外环境温度温度过低而将外盘传感器误判为开路故障,提高了外盘传感器故障检测的准确性,保证了空调器更好地运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控制装置以及空调器用于实现上述的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装置和空调器。
背景技术
外盘传感器(用于检测外盘管温度的传感器)作为空调的重要温度检测部件,当外盘传感器发生故障时,将影响空调系统的正常运行。因此,需要对外盘传感器进行故障检测。当前,在空调器有外环传感器(用于检测室外环境温度的传感器)的情况下,外盘传感器的故障检测主要与外环温度、运行模式、运行时间等有关。而对于无外环温度传感器的情况,当前外盘传感器的故障检测方法准确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提高无外环温度传感器的情况下,外盘传感器故障检测的准确性。
为解决上述问题,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空调器包括用于检测外盘管温度的外盘传感器,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包括:
在制热工况下,根据外盘传感器的输出电压判断外盘传感器是否满足开路故障条件;
在判定外盘传感器满足开路故障条件的情况下,根据压缩机开启时刻排气温度判断外盘传感器是否处于开路故障;
若是,则控制空调器停止运行;否则,控制空调器以第一预设温度作为外盘管温度继续运行。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外盘传感器所输出电压,一方面作为电信号来反馈外盘管温度,另一方面,也作为判断外盘传感器是否处于开路故障的依据之一。在本实施例中,在根据输出电压判定外盘传感器满足开路故障条件的情况下,进一步根据压缩机开启时刻排气温度来判断外盘传感器是否真实地处于开路故障,这样有利于判断的准确性。原因在于,外盘传感器的输出电压与其检测到的温度理论上成正相关关系,而外盘管、压缩机等通常安装在室外机,如果通过输出电压的大小判定外盘传感器满足开路故障条件(输出电压过低),有可能是因为室外环境温度过低导致,而并非真的因为外盘传感器处于开路故障。因此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根据压缩机开启时刻排气温度来判断外盘传感器是否真实地处于开路故障,因为压缩机开启时刻排气温度能一定程度地反应室外环境的温度。所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能够避免因为室外环境温度温度过低而将外盘传感器误判为开路故障,提高了外盘传感器故障检测的准确性,保证了空调器更好地运行。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根据压缩机开启时刻排气温度判断外盘传感器是否处于开路故障的步骤,具体包括:判断压缩机开启时刻排气温度是否大于第二预设温度;
若是,则判定外盘管处于开路故障,否则,判定外盘传感器未处于开路故障。
在本实施例中,环境温度越高,则压缩机开启时刻排气温度就越高;反之,环境温度越低,则压缩机开启时刻排气温度就越低。若压缩机开启时刻排气温度较高(大于第二预设温度),则意味着很可能环境温度是比较高的,那么导致外盘传感器满足开路故障条件的原因则很可能不是因为环境温度,而是因为外盘传感器真实地处于开路故障。相反,若压缩机开启时刻排气温度比较低(不大于第二预设温度),则意味着环境温度相对较低,很可能因为环境温度影响了输出电压导致外盘传感器满足开路故障条件,因此判定外盘传感器未处于开路故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9288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