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上肢和下肢结合式的体能训练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92269.1 | 申请日: | 2021-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995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2 |
发明(设计)人: | 黄寿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大学瓯江学院 |
主分类号: | A63B23/035 | 分类号: | A63B23/035;A63B21/06;A63B23/12;A63B23/02 |
代理公司: | 湖南企企卫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3257 | 代理人: | 张慧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经济***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上肢 下肢 结合 体能训练 装置 | ||
一种上肢和下肢结合式的体能训练装置,包括底座,底座顶部通过支架固定安装第一弧形管,第一弧形管上套装两组环形配重滑块,还包括两个踏板,踏板能安装在其中一个环形配重滑块上侧,第一弧形管的两端均插接有第二弧形管,第二弧形管内穿过拉绳,拉绳的下端与环形配重滑块连接,拉绳的上端连接有拉手。本发明可以实现训练者上肢与下肢配合的体能训练,通过下肢的配合来调整上肢的训练难度,同时对下肢进行力量的训练,使用时训练者将双脚分别踏在对应的踏板上,通过克服环形配重滑块的重力和摩擦力可以训练臀部及腿部肌肉;而且训练的难度可以通过腿、臀的发力进行适应性调整,上下肢进行协调配合,在结构简单的情况下实现了多种训练模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体能训练装置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上肢和下肢结合式的体能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主动体能训练,强身健体,维持身体健康,多数人喜欢去健身房训练,现有的健身设施昂贵且笨重,多数设施想要改变训练力度还需要停止训练后去手动调整,多数是调整配置块的数量进行实现力度的改变,无法实现线性力度的调整,且操作难度大,特别是新手难以选择适合自己的力度,无法实现在训练过程中的随时调整,也缺乏上肢与下肢配合锻炼的体能训练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上肢和下肢结合式的体能训练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上肢和下肢结合式的体能训练装置,包括底座,底座顶部通过支架固定安装第一弧形管,第一弧形管的两端管口朝上且平齐,第一弧形管的底部中间与支架固定连接,第一弧形管上位于支架的两侧套装两组环形配重滑块,同组的相邻的两个环形配重滑块通过快拆的卡接结构相连,还包括两个踏板,踏板能安装在其中一个环形配重滑块上侧,第一弧形管的两端均插接有第二弧形管,第二弧形管与第一弧形管之间设有锁止结构,第二弧形管内穿过拉绳,拉绳的下端与同侧的一组环形配重滑块中的最外侧的一个环形配重滑块连接,拉绳的上端从对应的第二弧形管的上端伸出并连接有拉手。
如上所述的一种上肢和下肢结合式的体能训练装置,所述的卡接结构包括L型通孔,L型通孔的第一开口位于环形配重滑块的顶部中间,L型通孔的第二开口位于环形配重滑块远离支架的侧面,环形配重滑块靠近支架的另一侧面开设L型盲孔,L型通孔内配合安装L型杆,L型杆的一端从第二开口伸出并伸入到相邻的环形配重滑块的L型盲孔内,L型杆的伸入L型盲孔内的端部上侧设有楔形卡块,楔形卡块能卡入到L型盲孔的竖向部分内,L型杆与L型通孔内底部之间通过弹簧固定连接,踏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插杆,插杆能插入到L型通孔的第一开口内并挤压L型杆的另一端,踏板上部设有绑带。
如上所述的一种上肢和下肢结合式的体能训练装置,所述的第一弧形管凸侧沿其长度方向开设长条孔,环形配重滑块内圈对应长条孔处固定安装连接块,连接块的一端穿过长条孔伸入到第一弧形管内并固定安装柱形块,柱形块的侧面通过开设球槽安装多个滚珠,滚珠与第一弧形管内壁接触配合,拉绳的下端与同侧的相近的柱形块固定连接。
如上所述的一种上肢和下肢结合式的体能训练装置,所述的拉绳上沿其长度方向开设均匀分布的拉环,拉手上固定安装挂钩,挂钩能与拉环挂接配合。
如上所述的一种上肢和下肢结合式的体能训练装置,所述的第二弧形管的上端内侧安装滑轮,拉绳绕过滑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大学瓯江学院,未经温州大学瓯江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9226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