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浮动角度调节套筒及装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91644.0 | 申请日: | 2021-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016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方建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纳特汽车标准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B1/02 | 分类号: | F16B1/02 |
代理公司: | 浙江新篇律师事务所 33371 | 代理人: | 龚玉平 |
地址: | 20110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浮动 角度 调节 套筒 装配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浮动角度调节套筒及装配方法,一种浮动角度调节套筒包括套筒、螺栓、螺母,所述套筒内部的下方连接有挡件,所述挡件的下方设有固件,所述套筒内部的下方还设有螺母,所述螺母与螺栓螺纹连接。所述螺栓下端的上侧设有球面垫片,所述球面垫片的上侧设有平垫片,所述平垫片的内侧设有垫圈。本发明通过在螺母与套筒接触面之间、螺栓与球面垫片之间设计成弧面配合,实现了角度可调节,对于加工过程中出现的错孔,通过角度调节,使得螺栓与螺母的螺纹轴线共线,减少紧固件和被连接件的应力屈服,并且紧固件进行电镀防腐处理,提高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装配领域,具体为一种浮动角度调节套筒及装配方法。
背景技术
伴随汽车新能源、轻量化,异种材料联接,会更加广泛地应用挤铆紧固件,并且组件在加工/组装过程中总会出现累计误差等的错孔,常用的错孔方式是一端开大孔,但一端开大孔往往受空间和强度等影响不允许,如果强行进行连接,则会对紧固件形成剪切应力,导致紧固件使用寿命降低,造成设备的损坏,因此,需要设计一种角度可调节的紧固件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浮动角度调节套筒及装配方法,以解决现有的技术缺陷和不能达到的技术要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浮动角度调节套筒,包括套筒、螺栓、螺母,所述套筒内部的下方连接有挡件,所述挡件的下方设有固件,所述套筒内部的下方还设有螺母,所述螺母与螺栓螺纹连接。
优选地,所述螺栓下端的上侧设有球面垫片,所述球面垫片的上侧设有平垫片,所述平垫片的内侧设有垫圈。
优选地,所述套筒下方设有第一弧面,所述螺母下侧设有第二弧面,所述第一弧面与第二弧面配合实现角度调节。
优选地,所述螺栓下侧设有第三弧面,所述第三弧面与球面垫片配合实现角度调节。
优选地,所述固件中间设有通孔,所述螺母的上端穿过通孔。
优选地,所述套筒与平垫片之间设有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
优选地,所述套筒、螺栓、螺母、挡件、固件均采用电镀防腐处理。
基于上述一种浮动角度调节套筒,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浮动角度调节套筒的装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螺母放置在套筒内部的下侧;
(2):将固件放置在挡件的下侧,并且所述螺母的上端穿过所述固件的通孔;
(3):将螺栓穿过球面垫片和平垫片,所述球面垫片与第三弧面接触,所述平垫片通过垫圈固定在螺栓上;
(4):将套筒的下侧面抵在第一连接件上,将螺栓拧入螺母,直至平垫片抵在第二连接件上并拧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发明通过在螺母与套筒接触面之间、螺栓与球面垫片之间设计成弧面配合,实现了角度可调节,对于加工过程中出现的错孔,通过角度调节,使得螺栓与螺母的螺纹轴线共线,减少紧固件和被连接件的应力屈服,并且紧固件进行电镀防腐处理,提高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固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螺母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螺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套筒;11-螺栓;12-挡件;13-固件;14-螺母;15-第一连接件;16-第二连接件;17-垫圈;18-平垫片;19-球面垫片;20-第一弧面;21-通孔;22-第二弧面;23-第三弧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纳特汽车标准件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纳特汽车标准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9164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地址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 下一篇:一种色纺织物计算机仿真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