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岩石孔隙度检测方法、装置、系统和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91152.1 | 申请日: | 2021-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1253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7 |
发明(设计)人: | 赵春鹏;伦增珉;吕成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15/08 | 分类号: | G01N1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宏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72 | 代理人: | 吴大建;陈敏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岩石 孔隙 检测 方法 装置 系统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岩石孔隙度检测方法、装置、系统和存储介质,方法包括:基于预设的拟合检测模型,利用测试实验过程中每个采集时刻和与每个采集时刻对应的监测压力进行拟合,得到拟合平衡压力;根据所述拟合平衡压力,确定岩石骨架体积;根据所述岩石骨架体积和获取的岩石样本外观体积,确定所述岩石孔隙度,实现了较短测试时间内,得到较准确的孔隙度测试结果,同时扩展了设备的测试范围,并提高了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油气藏地质与开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岩石孔隙度检测方法、装置、系统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孔隙度是石油工业中储量评价的重要参数,其准确程度直接影响各级储量大小。实验室孔隙度测定方法大体可分为气体法、饱和液体法。
饱和液体法能够一次进行批量样品测试,但是样品饱和液体后孔隙结构可能会发生一定变化。气体法通常采用氦气作为流动介质,可无损测试孔隙度,测试结束后样品可直接用于其他测试。对于致密岩石尤其是页岩来说,微纳米孔隙发育,粘土含量较高,较难实现所有孔隙液体饱和充分。因此针对致密岩石来说,气体法较为适用,而尤以双室气体法较为通用。
双室气体法孔隙度测试包括样品外观体积测量和骨架体积测量两部分。样品外观体积测量方法通常有丈量法、封蜡法以及图像法等,而骨架体积测试是该方法的核心。骨架体积测试设备主体包括参比室和样品室,参比室内气体膨胀到样品室,达到压力平衡,记录相关数据。基于波义尔马略特定律,对采集得到的平衡前后压力进行数据处理,从而得到骨架体积。
通常情况下,对于中高渗样品来说,在较短的时间内压力就达到平衡,其得到的孔隙度也较准确。但是,对于致密岩石尤其是页岩来说,平衡时间较长,而现在一些设备极限平衡时间限定在15分钟内,也就是说,设备达到极限平衡时间时,参比室的压力并未达到平衡,从而导致孔隙度的测试结果比实际孔隙度要小。
因此,如何实现在较短测试时间内,得到较准确的孔隙度测试结果,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岩石孔隙度检测方法,包括:
基于预设的拟合检测模型,利用测试实验过程中每个采集时刻和与每个采集时刻对应的监测压力进行拟合,得到拟合平衡压力;
根据所述拟合平衡压力,确定岩石骨架体积;
根据所述岩石骨架体积和获取的岩石样本外观体积,确定所述岩石孔隙度。
进一步地,上述所述的岩石孔隙度检测方法中,所述拟合检测模型的拟合计算式如下:
p(t)=a+bct
其中,p(t)为监测压力,t为采集时刻,a为拟合平衡压力,b为第一拟合参数,c为第二拟合参数。
进一步地,上述所述的岩石孔隙度检测方法中,基于预设的拟合检测模型,利用测试实验过程中每个采集时刻和与每个采集时刻对应的监测压力进行拟合,得到拟合平衡压力之前,还包括:
在利用双室气体法对岩石进行测试实验过程中,若监测到测试实验的实验时长达到预设时长,停止测试实验。
进一步地,上述所述的岩石孔隙度检测方法中,基于预设的拟合检测模型,利用测试实验过程中每个采集时刻和与每个采集时刻对应的监测压力进行拟合,得到拟合平衡压力之前,还包括:
在利用双室气体法对岩石进行测试实验过程中,气体由参比室进入样品室时,若监测到参比室的压力变化值满足预设变化条件时,停止测试实验。
进一步地,上述所述的岩石孔隙度检测方法,还包括:
开启所述样品室的放气阀。
进一步地,上述所述的岩石孔隙度检测方法中,根据所述拟合平衡压力,确定岩石骨架体积,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9115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冷回路散热装置及其散热系统
- 下一篇:激光器驱动电路、发射装置及激光雷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