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流精度检测系统和检测方法及BMS测试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91081.5 | 申请日: | 2021-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258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杨文凡;王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华兴源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9/00 | 分类号: | G01R19/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仝丽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流 精度 检测 系统 方法 bms 测试 | ||
本发明涉及锂电池BMS测试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流精度检测系统和方法,包括测试模块,包括测试电阻单元和电压测量单元,测试电阻单元用于连接待测测试机,电压测量单元用于测量测试电阻单元两端的电压值;控制模块,与电压测量单元以及待测测试机电连接,用于控制待测测试机输出电流至测试电阻单元,且控制电压测量单元测量测试电阻单元两端的电压值;分析模块,与测试模块电连接,用于根据测试电阻单元的电阻值以及电压测量单元测量的电压值,获取待测测试机的电流精度。本发明通过将高精度电阻接入待测测试机,令待测测试机输出预设电流至高精度电阻,利用已标定好阻值的高精密电阻将电流转换成电压,从而实现对电流精度的快速检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电池BMS测试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流精度检测系统和检测方法及BMS测试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BMS测试机的应用需求越来越广,BMS(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测试机精度要求越来越高,如何快速的点检BMS测试机的电流精度,成为了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现有技术中,一般是使用更高精度的DMM(数字万用表)对测试机进行点检,只能对测试机一对一点检,单通道点检时间长,效率低。同时,在测试机精度已经达到uA级别时,能够对测试机进行点检的DMM,售价都非常昂贵,高昂的售价也限制了采购的高精密DMM的数量,又进一步降低了点检的效率。但是测试机精度如果没有及时点检,就无法投入生产。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中检测BMS测试机的电流精度时,检测时间长、效率低的问题,提供一种电流精度检测系统和检测方法及BMS测试系统。
一种电流精度检测系统,包括测试模块,包括测试电阻单元和电压测量单元,所述测试电阻单元用于连接待测测试机,电压测量单元用于测量所述测试电阻单元两端的电压值;控制模块,与所述电压测量单元以及所述待测测试机电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待测测试机输出电流至测试电阻单元,且控制所述电压测量单元测量所述测试电阻单元两端的电压值;分析模块,与所述测试模块电连接,用于根据所述测试电阻单元的电阻值以及所述电压测量单元测量的电压值,获取所述待测测试机的电流精度。
上述电流精度检测系统,将测试模块的测试电阻单元连接至待测测试机后,控制模块控制待测测试机输出电流至测试电阻单元,并控制测试模块的电压测量单元对测试电阻单元两端的电压值进行测量。分析模块用于获取测试电阻单元的电阻值以及电压测量单元获测量的电压值,并根据电阻值和电压值获取待测测试机的电流精度。本发明提供的电流精度测试装置能够在控制检测成本、提高检测效率的前提下,实现对测试机电流精度的快速点检,可以满足工厂大规模的生产需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流精度检测系统还包括上料装置,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且与所述测试模块机械连接,用于根据所述控制模块输出的连接指令将所述测试模块连接至所述待测测试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流精度检测系统还包括交互显示模块,分别与所述分析模块和所述测试模块电连接,用于获取所述测试电阻单元的电阻值以及所述电压测量单元测量的电压值,并传输至所述分析模块,且接收所述分析模块获取的所述电流精度并进行显示;点检日志模块,与所述交互显示模块相连接,用于对所述电流精度进行日志记录和保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流精度检测系统还包括通信装置,分别与所述测试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和所述待测测试机相连接,用于实现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测试模块、所述待测测试机之间的数据传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通信装置包括TCP/IP网络传输模块。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测试模块还包括存储单元,与所述测试电阻单元相连接,用于存储所述测试电阻单元的电阻值。
一种电流精度检测方法,包括控制待测测试机输出测试电流至测试电阻单元;测量所述测试电阻单元两端的电压值;根据所述测试电阻单元的电阻值和所述测试电阻单元两端的电压值,获取所述待测测试机的电流精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华兴源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华兴源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9108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