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旧混凝土修复加固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91002.0 | 申请日: | 2021-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900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发明(设计)人: | 戴浩;刘洪德;周顺天;张志辉;任瑢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利水电第九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3/02 | 分类号: | E04G23/02 |
代理公司: | 贵州派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2114 | 代理人: | 龙超峰 |
地址: | 550081 贵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凝土 修复 加固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土坝加高防渗土工膜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混凝土建筑物待修复表面进行清扫,清除所有杂物并打磨平整;先切割获得与混凝土建筑物待修复表面形状、大小一致的碳纤维板,再涂抹环氧树脂粘合剂将该碳纤维板粘附在混凝土建筑物待修复表面上;静待至少24h以后,使环氧树脂粘合剂固化。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彻底去除了混凝土建筑物待修复表面上的各种杂物,使砂浆垫层、环氧树脂粘合剂能够与碳纤维板充分接触,避免砂浆垫层、环氧树脂粘合剂中含有杂质和气泡,使环氧树脂粘合剂充分填入碳纤维板内部,保证了粘接质量、粘接效果和粘接强度,保证了粘接质量、粘接效果和粘接强度,提升了施工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旧混凝土修复加固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如今,混凝土在各类建筑物中应用广泛,混凝土建筑物(1)在运行数年后会由于载荷、温度变化、湿热循环以及诸多外因而出现裂缝,给建筑物特别是预应力混凝土桥带来了潜在的危害。这些裂缝大多数出现在箱梁顶板底面、建筑物底板底面等部位,即影响建筑物外观又难以进行补救修复。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104060533B”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用于混凝土梁桥的新型复合桥面修复层。桥面修复层包括碳纤维板加固层、环氧砂浆层和沥青马蹄脂碎石混凝土铺装层;所述的碳纤维板加固层由高强度碳纤维和环氧树脂在高温下压制成型;所述的环氧砂浆层为环氧树脂与细砂混合而成;所述的沥青马蹄脂碎石混凝土铺装层为沥青马蹄脂碎石混凝土层。该专利文献公开的技术方案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混凝土建筑物修复加固领域的漏洞,然而,该专利文献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使用时,在铺装环氧砂浆层时,外界环境中的空气、灰尘容易侵入夹杂其中,影响修复层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旧混凝土修复加固施工方法。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本发明提供一种旧混凝土修复加固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对混凝土建筑物待修复表面进行清扫,清除所有杂物并打磨平整;
步骤二:先切割获得与混凝土建筑物待修复表面形状、大小一致的碳纤维板,再涂抹环氧树脂粘合剂将该碳纤维板粘附在混凝土建筑物待修复表面上;
步骤三:静待至少24h以后,使步骤二中所述环氧树脂粘合剂固化。
所述旧混凝土修复加固施工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在进行步骤一的过程中,使用高压水枪对混凝土建筑物待修复表面进行冲洗,移除附着污渍、泥渣及松动骨料,直至混凝土骨料暴露。
步骤一中所述混凝土建筑物待修复表面是采用角磨机打磨平整。
步骤一中所述混凝土建筑物待修复表面清扫范围是所述混凝土建筑物待修复表面外轮廓向外延展1cm至2cm的范围。
所述旧混凝土修复加固施工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在进行步骤二之前,在所述混凝土建筑物待修复表面涂抹一层砂浆垫层。
所述旧混凝土修复加固施工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在进行步骤二之前,对所述碳纤维板进行清洁,清除所有灰尘、油污或泥土。
步骤二中所述环氧树脂粘合剂涂抹厚度为1mm至2mm。
所述旧混凝土修复加固施工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在完成步骤二并且等待30min以后,使用鼓刷沿着所述碳纤维板的纤维方向反复滚压多次。
所述旧混凝土修复加固施工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在进行步骤三的过程中,使用塑料薄膜覆盖所述碳纤维板。
所述旧混凝土修复加固施工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在完成步骤三以后,使用抹刀在所述碳纤维板外表面涂抹砂浆保护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利水电第九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水利水电第九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9100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