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吊模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90513.0 | 申请日: | 2021-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271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郭华;王盛田;张凯;吴鹏;刘海超;樊炎军;张国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四建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3/00 | 分类号: | E04G13/00;E04G17/04;E04G9/06 |
代理公司: | 太原荣信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9 | 代理人: | 杨凯;连慧敏 |
地址: | 030012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施工技术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吊模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选材:采用方钢作为原材料;S2:切割下料:根据施工地的尺寸确定模具支撑框的长度从而进行切割下料;S3:插销制作:在连接部位的顶端焊接导轨,并制作插销,所述导轨和插销匹配设置,所述插销能够插入导轨内部并进行水平移动;S4:连接:对步骤S2中切割成型的方钢进行拼接;S5:固定:将拼装成型的模具安装到位,并进行固定;S6:校正:对模具平整度及标高进行校正;S7:混凝土浇筑:将混凝土浇筑到模具中;S8:拆模:待混凝土凝固后,拆除模板。本发明解决了传统吊模施工方法的的模具为整体,需要整体移动,效率低下的问题。本发明主要用于吊模施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施工技术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吊模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一般民用建筑主体结构中,卫生间及涉水房间板面标高比相邻房间低50-100mm,在施工过程中均需要进行吊模施工,在吊模施工过程中,传统做法是采用方木,铁丝进行固定,由于方木抗弯强度及刚度较差,并且方木本身存在破损及表面不平,从而导致拆模后混凝土容易产生麻面、孔洞缺棱掉角的质量问题。有的吊模施工的模具的材料采用角钢,但其模具为整体,不可分割,移动和使用极为不便,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有必要设计一种新型的吊模施工方法。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吊模施工方法,包括制作和使用模具,所述模具包括导轨、插销和支撑框,如下步骤:
S1:选材:采用方钢作为原材料;
S2:切割下料:根据施工地的尺寸确定模具支撑框的长度从而进行切割下料;
S3:插销制作:在连接部位的顶端焊接导轨,并制作插销,所述导轨和插销匹配设置,所述插销能够插入导轨内部并进行水平移动;
S4:连接:对步骤S2中切割成型的方钢进行拼接;
S5:固定:将拼装成型的模具安装到位,并进行固定;
S6:校正:对模具平整度及标高进行校正;
S7:混凝土浇筑:将混凝土浇筑到模具中;
S8:拆模:待混凝土凝固后,拆除模板。
所述步骤S2中模具拐角处设置为45°斜角,连接部位设置齐平。
所述步骤S3中插销的材料采用钢材。
所述步骤S4中模具的拐角处采用电焊焊接,连接部位采用插销进行连接。
所述步骤S5中模具通过铁丝进行固定。
所述插销为L型。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本方法在保证吊模刚度、抗弯强度的前提下,通过对吊模方钢的分拆、组装,提高了混凝土成型质量,保证了混凝土的成型效果。
2、本方法的组装吊模可以多次循环使用,拆装方便,节约了材料,提高了吊模方钢的循环使用次数,节约了劳动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中模具在连接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模具的局部俯视图。
图中:
1-导轨、2-插销、3-支撑框。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四建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山西四建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9051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