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航空构件加工的大功率电主轴转子内热管冷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90062.0 | 申请日: | 2021-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036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发明(设计)人: | 范建校;徐科;王海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兴航航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32 | 分类号: | H02K1/32;H02K9/197 |
代理公司: | 西安鼎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63 | 代理人: | 李振瑞 |
地址: | 710000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航空 构件 加工 大功率 主轴 转子 热管 冷却 装置 | ||
1.用于航空构件加工的大功率电主轴转子内热管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电主轴内的拉刀杆(3)、内流体通道轴(4)、环形内热管体(30)、拉杆压块热管冷却组合体(39)及固定连接在所述电主轴的后缸盖(18)上的内冷回转接头(2);
所述环形内热管体(30)套接在所述拉刀杆(3)外侧,并嵌设在轴芯(7)内腔中;所述轴芯(7)和所述环形内热管体(30)之间形成密封腔体(36),沿所述环形内热管体(30)外壁和所述轴芯(7)内壁周向均设置有多个毛细槽(37),所述毛细槽(37)分布在所述密封腔体(36)内,所述密封腔体(36)内抽真空,并注入低温热管介质形成环形热管;
所述拉杆压块热管冷却组合体(39)套设在所述拉刀杆(3)端部外侧,且所述拉杆压块热管冷却组合体(39)和所述环形内热管体(30)接触端加入导热胶形成密切配合,所述拉杆压块热管冷却组合体(39)、所述环形内热管体(30)、所述拉刀杆(3)及所述轴芯(7)一同通过轴承组件转动连接在所述电主轴的壳体(8)内部;
所述内流体通道轴(4)的两端分别置于所述内冷回转接头(2)的内腔和所述拉刀杆(3)的内腔中,且所述内流体通道轴(4)与所述内冷回转接头(2)内腔固定连接,所述内流体通道轴(4)与所述拉刀杆(3)内腔之间可相对转动;
所述内冷回转接头(2)侧壁分别开设有进液孔(40)和排液孔(41);所述内冷回转接头(2)、所述内流体通道轴(4)、所述拉刀杆(3)及拉杆压块热管冷却组合体(39)上均设置冷却通道,所述拉杆压块热管冷却组合体(39)内壁设置有冷却槽(32),由所述进液孔(40)进入的冷却液经由所述冷却通道后最终通入所述冷却槽(32)内,再由所述冷却通道进入所述排液孔(41)被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航空构件加工的大功率电主轴转子内热管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压块热管冷却组合体(39)包括拉杆压块热管冷体(19)和热管冷体衬套(6),所述热管冷体衬套(6)设置在所述拉杆压块热管冷体(19)内部,所述拉杆压块热管冷体(19)和所述环形内热管体(30)的接触端加入导热胶形成密切配合,所述冷却槽(32)设置在所述拉杆压块热管冷体(19)内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航空构件加工的大功率电主轴转子内热管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通道包括:
沿所述内流体通道轴(4)轴向分布的通道轴进液内孔(10)和通道轴出液内孔(11);
沿所述内流体通道轴(4)径向分布的第一侧向孔(12)、第二侧向孔(17)、第三侧向孔(22)和第四侧向孔(26);
沿所述拉刀杆(3)径向分布的第六侧向孔(24)和第五侧向孔(29);
沿所述热管冷体衬套(6)径向分布的第七侧向孔(31)和第八侧向孔(3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航空构件加工的大功率电主轴转子内热管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通道还包括:
沿所述内冷回转接头(2)内腔周向开设的第一回转槽(13)和第二回转槽(14);沿所述内流体通道轴(4)外壁周向开设的第四回转槽(25)和第三回转槽(27);
沿所述拉刀杆(3)外壁周向开设的第五回转槽(21)和第六回转槽(34);
其中,所述第一回转槽(13)与所述进液孔(40)连通,所述第二回转槽(14)与所述排液孔(41)连通;所述通道轴进液内孔(10)和所述第一回转槽(13)分别与所述第一侧向孔(12)的内外侧连通,所述通道轴出液内孔(11)和所述第二回转槽(14)分别与所述第二侧向孔(17)的内外侧连通;所述通道轴进液内孔(10)另一端和所述第三回转槽(27)分别与所述第三侧向孔(22)的内外侧连通,所述通道轴出液内孔(11)另一端和所述第四回转槽(25)分别与所述第四侧向孔(26)的内外侧连通;所述第三回转槽(27)和第五回转槽(21)分别与所述第五侧向孔(29)的内外侧连通;所述第四回转槽(25)和所述第六回转槽(34)分别与所述第六侧向孔(24)的内外侧连通;所述第五回转槽(21)和所述冷却槽(32)的其中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七侧向孔(31)的内外侧连通,所述第六回转槽(34)和所述冷却槽(32)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八侧向孔(33)的内外侧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兴航航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西安兴航航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9006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