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判读听诊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89712.X | 申请日: | 2021-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987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0 |
发明(设计)人: | 张冬莹;李洽胜;王明蝶;简文华;罗文婷;梁振宇;郑劲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呼吸中心) |
主分类号: | A61B7/04 | 分类号: | A61B7/04 |
代理公司: | 广东广盈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39 | 代理人: | 李俊 |
地址: | 5100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判读 听诊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判读听诊器,包括拾音模块、主控制模块、本地播放模块、无线蓝牙模块、触控显示模块、充电管理模块和电源模块;其中,所述拾音模块与所述主控制模块相连接,所述触控显示模块与所述主控制模块相连接,所述主控制模块与所述本地播放模块相连接,所述主控制模块与所述无线蓝牙模块相连接;所述可判读听诊器上设置有外接设备接口,所述外接设备接口与所述充电管理模块相连接,所述充电管理模块与所述主控制模块相连接,所述充电管理模块与所述电源模块相连接,所述电源模块与所述主控制模块相连接。本发明实施例可以解决当前电子听诊器在使用过程中所存在的一些弊端,具备较好的实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判读听诊器。
背景技术
听诊器作为医生最常使用的医疗器械,在心脑血管疾病的初诊中具有重要意义,沿用传统听诊器对病患的心肺音进行人工简单诊断,存在听诊频段无法选择、抗干扰能力差、主观性较强等弊端,且往往难以捕捉到病患内部脏器所发出的一些微弱但却非常重要的生物声,致使医生无法及时作出诊断。此外,传统听诊器不可同时供多人使用,为教学和多人会诊带来不便,且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传统听诊器的实用性已明显不足。目前虽然提出一款可采集到心肺音信号的电子听诊器,其在满足医生就地听诊的同时,通过蓝牙传输功能可实现心肺音信号的网络传输,但却未涉及到蓝牙信号较弱时的备用措施,且无法满足内部电池的持续蓄电性能、无法同时实现所传输的心肺音信号与病患信息之间的对号入座、以及无法完成对肺音信号的就地分析显示,即当前电子听诊器的实用性仍然有待提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判读听诊器,可以解决当前电子听诊器在使用过程中所存在的一些弊端,具备较好的实用价值。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可判读听诊器,所述可判读听诊器包括拾音模块、主控制模块、本地播放模块、无线蓝牙模块、触控显示模块、充电管理模块和电源模块;其中,
所述拾音模块与所述主控制模块相连接,所述触控显示模块与所述主控制模块相连接,所述主控制模块与所述本地播放模块相连接,所述主控制模块与所述无线蓝牙模块相连接;所述可判读听诊器上设置有外接设备接口,所述外接设备接口与所述充电管理模块相连接,所述充电管理模块与所述主控制模块相连接,所述充电管理模块与所述电源模块相连接,所述电源模块与所述主控制模块相连接。
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拾音模块包括音频采集单元、音频滤波单元和音频增强单元,且所述音频采集单元与所述音频滤波单元相连接,所述音频滤波单元与所述音频增强单元相连接,所述音频增强单元与所述主控制模块相连接;其中,
所述音频采集单元用于采集人体微弱的心肺音信号;
所述音频滤波单元用于根据频率界定范围,从所述心肺音信号中分别提取出心音信号和肺音信号;
所述音频增强单元用于对所述心音信号和所述肺音信号进行幅值放大。
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主控制模块包括型号为STM32F103的控制芯片及其外围电路;
所述控制芯片划分有相互连接的第一工作区和第二工作区,所述第一工作区用于与所述可判读听诊器上的其他模块进行指令交互与数据传输,同时对所述拾音模块所传输的最终心肺音数据进行存储;所述第二工作区用于利用预先导入的判读程序对所述第一工作区所存储的最终肺音信号进行就地分析,生成肺音诊断结果并输出至所述触控显示模块。
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本地播放模块包括音频功放单元和音频播放单元,且所述音频功放单元与所述主控制模块相连接,所述音频播放单元与所述音频功放单元相连接;
所述音频功放单元用于对所述主控制模块所传输的最终心肺音数据进行放大处理后,驱动所述音频播放单元进行本地音频输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呼吸中心),未经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呼吸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8971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海绵城市系统及该系统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基于5G网络的布控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