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温度变化曲线斜率的获取方法、控制方法、冰箱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88743.3 | 申请日: | 2021-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118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10 |
发明(设计)人: | 李涛;侯建国;苏翔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尔电冰箱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D29/00 | 分类号: | F25D29/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威世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5 | 代理人: | 孙凤 |
地址: | 266101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温度 变化 曲线 斜率 获取 方法 控制 冰箱 | ||
1.一种开门前制冷间室内温度变化曲线的斜率的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获取开门前第一预设时间段内制冷间室内的温度变化曲线;
根据所述温度变化曲线获取开门前制冷间室内温度变化曲线的斜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门前制冷间室内温度变化曲线的斜率的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温度变化曲线获取开门前制冷间室内温度变化曲线的斜率”包括如下步骤:判断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内压缩机是否有启停动作,若是,则以所述压缩机最后的启停点至开门点这段时间段内制冷间室内的温度变化曲线的斜率为开门前制冷间室内温度变化曲线的斜率;若否,则以所述开门前第一预设时间段内制冷间室内的温度变化曲线的斜率为开门前制冷间室内温度变化曲线的斜率。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门前制冷间室内温度变化曲线的斜率的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温度变化曲线获取开门前制冷间室内温度变化曲线的斜率”包括如下步骤:判断所述温度变化曲线是否具有拐点,若是,则以所述拐点对应的时间点至开门这段时间段内制冷间室内的温度变化曲线的斜率为开门前制冷间室内温度变化曲线的斜率;若否,则以所述开门前第一预设时间段内制冷间室内的温度变化曲线的斜率为开门前制冷间室内温度变化曲线的斜率。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开门前制冷间室内温度变化曲线的斜率的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判断所述温度变化曲线是否具有拐点”具体包括如下步骤:判断所述温度变化曲线的升降趋势,若所述温度变化曲线先升后降,则所述温度变化曲线的最高点为所述拐点;若所述温度变化曲线先降后升,则所述温度变化曲线的最低点为所述拐点。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门前制冷间室内温度变化曲线的斜率的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开门前第一预设时间段内制冷间室内的温度变化曲线”具体为:
持续更新第一预设时间段内制冷间室内的温度变化曲线;
获取开门时间点;
与所述开门时间点相对应的第一预设时间段内制冷间室内的温度变化曲线即为开门前第一预设时间段内制冷间室内的温度变化曲线。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门前制冷间室内温度变化曲线的斜率的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为5min。
7.一种制冷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开门前制冷间室内温度变化曲线的斜率的获取方法获取开门前制冷间室内温度变化曲线的斜率,记为第一斜率k1;
获取关门后第二预设时间段内制冷间室内的温度变化曲线的斜率,记录为第二斜率k2;
根据所述第二斜率k2与所述第一斜率k1判断所述制冷间室内是否放入新的食材;
获取开门时间t,根据开门时间t以及第二斜率k2控制压缩机的转速。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冷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第二斜率k2与所述第一斜率k1判断所述制冷间室内是否放入新的食材”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判断开门时压缩机的状态,若所述压缩机处于开机状态,则在k2≥0.8k1时,判断所述制冷间室内放入新的食材,在k2<0.8k1时,判断所述制冷间室内未放入新的食材;若所述压缩机处于关机状态,则在k2≥1.2k1时,判断所述制冷间室内放入新的食材,在k2<1.2k1时,判断所述制冷间室内未放入新的食材。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冷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预设时间为1min。
10.一种采用权利要求7-9任意一项所述的控制方法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冰箱包括制冷间室、用以感测所述制冷间室内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用以打开或关闭所述制冷间室的门体、用以感测所述门体的开关状态的监测器、计时器、控制装置,所述温度传感器、监测器、计时器均与所述控制装置通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尔电冰箱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尔电冰箱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8874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