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化学装置及电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88434.6 | 申请日: | 2021-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669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0 |
发明(设计)人: | 刘胜奇;李巍巍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13 | 分类号: | H01M4/13;H01M10/0525;H01M50/536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40 | 代理人: | 关浩;马雯雯 |
地址: | 3521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化学 装置 电子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化学装置及电子装置,所述电化学装置包括电极极片,该电极极片具有集流体和设置于集流体至少一个表面的活性物质层,所述活性物质层具有孔道,所述孔道的轴向与活性物质层表面所在平面的夹角为θ,0°≤θ<90°。本发明能够提高电极极片对电解液的浸润和吸收效率,进而提高电化学装置的倍率性能、循环性能、安全性和稳定性等品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化学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极极片及电化学装置及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手机、汽车等科技产品的不断发展,对电池等电化学装置的能量密度要求越来越高,在高能量密度电池的研发中,提高电极极片单位面积的活性物质含量是比较直接的手段,因此,目前主要是通过增加电极极片上活性物质层的量、活性物质层(即包含活性物质的涂层)的厚度或压实密度等手段提高电极极片单位质量/体积内的容量发挥,进而达到提高电化学装置能量密度的目的。
涂覆法是制备电极极片的常用方法,该制备过程中,一般是将含有活性物质的浆料涂覆在电极集流体上,然后经干燥、辊压/冷压处理,在电极集流体上形成活性物质层,从而制得电极极片;在上述辊压过程中,越远离电极集流体的活性物质承受的压力越大,使得形成的活性物质层越靠近集流体其孔隙率越低,因此导致了常规电极极片对电解液的浸润和吸收效率低,电极极片中离子扩散路径增加,离子极化增大,且还易导致锂离子迁移速度慢、电池内阻大等问题,即造成电化学装置的动力学性能变差,由此进一步造成了电化学装置的倍率性能差、循环性能差、易析锂等问题,尤其是在低温充放电与大电流密度条件下,更易形成锂枝晶,还会对电化学装置的安全性带来较大隐患,尤其是随着极片活性物质层的厚度的增加,该类问题更为突出。
针对上述问题,现有解决方式主要是对电极极片进行纵向打孔,即在电极极片的活性物质层上形成孔状结构,孔的方向与电极极片呈垂直分布(即孔的轴向与活性物质层的表面垂直),或者采用凸点冷压机在电极极片表面打孔,即在活性物质层平面制造凹凸痕,与纵向打孔方式类似。然而,现有的该类解决方式通常需要增加极片厚度(否则易打穿集流体),同时,该类解决方式容易对集流体产生压力,降低集流体强度,甚至将电极极片打穿,对集流体造成破坏,使得电极极片以及电化学装置仍然存在较大安全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化学装置,不仅能够提高电极对电解液的浸润和吸收效率,还能够避免现有纵向打孔方式所导致的极片安全性降低等缺陷,由此兼具良好的倍率性、循环性和安全性等品质。
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电化学装置,包括电极极片,该电极极片具有集流体和设置于集流体至少一个表面的活性物质层,该活性物质层具有孔道,该孔道的轴向与活性物质层表面所在平面的夹角为θ,0°≤θ<90°。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上述电化学装置内包括电解液,满足1.3≤(D50×10+THK)/(d×100+k)≤45,其中,D50为所述活性物质层中的活性物质的平均粒径,THK为所述活性物质层的厚度,d为所述孔道的孔径,k为所述电解液的电导率。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满足以下条件中的至少一者:上述孔道的孔径为0.01mm至0.2mm;活性物质层中的活性物质的平均粒径D50为0.1μm至20μm;活性物质层的厚度为30μm至200μm;电化学装置包括电解液,电解液的电导率为7S/m至14S/m。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上述孔道从活性物质层的第一侧向活性物质层的第二侧延伸,该第一侧至第二侧的方向平行于电极极片的宽度方向、且平行于活性物质层表面所在的平面。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上述孔道为多个,该多个孔道包括穿透活性物质层的第一侧和第二侧的通孔和/或只穿透活性物质层的第一侧的半通孔。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上述活性物质层的孔隙率为10%至50%。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上述孔道为多个,该多个孔道包括θ等于0°的孔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8843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