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泵站应急抢修用抽水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87797.8 | 申请日: | 2021-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877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6 |
发明(设计)人: | 王存才;尹作林;童志林;肖怀志;彭建居;孙德龙;叶映家;陈绿珠;陈俊;陈小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水务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53/16 | 分类号: | F04B53/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泵站 应急 抢修 抽水 设备 | ||
本申请涉及一种泵站应急抢修用抽水设备,其包括底板、设置在底板上的水泵及与水泵进水口连通的进水机构,所述进水机构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伸缩软管、连接管、第二伸缩软管及进水管,所述底板连接有调节连接管与水泵之间间距的调节机构,所述进水管与连接管共同连接有调整进水管与连接管之间距离的控制机构。本申请具有调节机构调节连接管与水泵之间的间距,控制机构调节进水管与连接管之间的间距,让第一软管及第二软管的延伸可以调节进水管的位置,从而在复杂的环境下,进水管与水源也能连通,同时在控制机构的作用下,可以是硬质的进水管在抽水时位置保持稳定,提升进水管稳定抽取水源中的水的效果,减少杂质吸入水泵中,提升抽水效率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抽水设备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泵站应急抢修用抽水设备。
背景技术
泵站是能提供有一定压力和流量的液压动力和气压动力的装置和工程称泵和泵站工程。排灌泵站的进水、出水、泵房等建筑物的总称。
泵站在日常中受到广泛的应用,并且在应急抢险或洪涝灾害时,泵站需要长时间工作,如果在工作中泵站发生故障或者因灾害导致电源断开时,需要紧急修理的同时还需要应急抢修用的泵站,去临时代替发生故障的泵站。以及在一些比较狭窄的环境,没有修建固定的泵站时,则需要使用应急抢修用的移动泵站。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应急抢修用泵站使用时,环境狭窄、恶劣,应急抢修用泵站的进水管难以稳定的进入水源中,为了解决对应问题,现在的应急抢修用泵站的进水管通常采用软管,软管可以方便管道弯折延伸,在复杂的环境中也能将进水管与水源连通。但是进水管采用软管导致在抽水过程中进水管随水流摆动,进水管位置不稳定,或者进水管会沉入水源底部,将大量淤泥杂质抽上来,从而影响抽水效率。
发明内容
为了在复杂的环境下,进水管在抽水过程中可以保持稳定,本申请提供一种泵站应急抢修用抽水设备。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泵站应急抢修用抽水设备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泵站应急抢修用抽水设备,包括底板、设置在底板上的水泵及与水泵进水口连通的进水机构,所述进水机构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伸缩软管、连接管、第二伸缩软管及进水管,所述底板连接有调节连接管与水泵之间间距的调节机构,所述进水管与连接管之间连接有调整进水管与连接管之间距离的控制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调节机构调节连接管与水泵之间的间距,控制机构调节进水管与连接管之间的间距,让第一软管及第二软管的延伸可以调节进水管的进水端与水面的位置,从而在复杂的环境下,进水管与水源也能连通,同时在控制机构的作用下,使硬质的进水管在抽水时进水端与水面的位置保持稳定,从而提升进水管抽取水的稳定性,减少杂质吸入水泵中,提升抽水效率。
可选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设置在底板的电机、连接于电机驱动轴的第一转动杆、转动连接于第一转动杆远离电机一端转动块及一端转动连接于转动块的第二转动杆,所述第二转动杆远离转动块一端连接于连接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需要延伸连接管与水泵之间间距时,电机的驱动轴驱动第一转动杆上端朝下转动,第二转动杆随之转动,并在第二转动杆作用下,连接管朝远离水泵方向移动,在电机驱动轴反向转动时,连接管与水泵之间间距缩短,从而实现调节连接管与水泵之间的距离。
可选的,所述进水管远离水泵一端外侧壁同轴设置有第一定位环,所述连接管外侧壁同轴设置有第二定位环,所述控制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一定位环的第一电缸、连接于第一电缸活塞杆的第二电缸及夹持第二定位环的夹持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电缸控制夹持组件与第二定位环的连接,第一电缸控制夹持组件的竖向移动,当夹持组件与第二定位环连接时,第一电缸驱动进水管竖向移动,从而稳定的调节进水管的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水务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水务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8779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