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港口预制桩沉桩施工智能监测控制系统及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87590.0 | 申请日: | 2021-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267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刘书幸;张婉婷;唐亮;丛晟亦;凌贤长;万怡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7/06 | 分类号: | E02D7/06;E02D13/00;E02D13/06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龙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3206 | 代理人: | 高媛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港口 预制 桩沉桩 施工 智能 监测 控制系统 及其 方法 | ||
一种港口预制桩沉桩施工智能监测控制系统及其方法,属于港口码头桩基施工领域。包括六个模块及终端显示器;六个模块中:北斗卫星测量定位模块用于引导打桩船就位并调整姿态;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沉桩施工监测数据;数据传输模块用于传输数据采集模块和数据处理模块的数据;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分析处理沉桩施工监测数据;数据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沉桩施工监测数据;预警模块用于接收数据处理模块发送的预警信息并进行语音提示;终端显示器用于实时显示施工过程中曲线变化及预警信息。本发明用于港口预制桩沉桩施工智能监测控制,具有测量精度高、可长期稳定运行、智能化基准校正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港口码头桩基施工领域,具体为一种港口预制桩沉桩施工智能监测控制系统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港口码头建设工程规模不断扩大、进度不断加快,其对桩基的施工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然而,传统的港口桩基施工作业具有可视度差,监测手段单一,易受到外界环境干扰等缺点,无法实时监测桩基施工状态并对出现的问题进行预警。因此,为了保证港口桩基工程施工质量,提高港口桩基工程建设效率,降低港口桩基工程建设成本,提出一种港口预制桩沉桩施工智能监测与控制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施工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港口预制桩沉桩施工智能监测控制系统及其方法,用于实时准确检测桩基施工状态并对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预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港口预制桩沉桩施工智能监测控制系统,包括北斗卫星测量定位模块、数据采集模块、数据传输模块、数据处理模块、数据存储模块、预警模块及终端显示器;其中,
所述北斗卫星测量定位模块用于引导打桩船就位并调整姿态;
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沉桩施工监测数据;
所述数据传输模块用于传输数据采集模块和数据处理模块的数据;
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分析处理沉桩施工监测数据;
所述数据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沉桩施工监测数据;
所述预警模块用于接收数据处理模块发送的预警信息并进行语音提示;
所述终端显示器用于实时显示施工过程中桩身贯入度、桩身垂直度、平面位置变化及预警信息。
一种港口预制桩沉桩施工智能监测控制方法,利用数据采集模块将沉桩施工全过程数据进行采集回传,并通过人工智能分析模型对施工质量进行智能分析及预警,所述方法的具体实现步骤如下:
步骤(1):将所述北斗卫星测量定位模块、数据采集模块、数据传输模块、数据处理模块、数据存储模块、预警模块及终端显示器均安装在打桩船上,并进行调试,保证各个模块之间能实现互通联网;
步骤(2):在所述数据分析模块中新增需要监测施工地质条件及桩基的基本信息,精确地记录施工过程;
步骤(3):采用人工智能分析模型,对桩基施工过程进行实时智能分析,预测桩基施工质量,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预警;
步骤(4):对所有监测施工桩基数据进行统计汇总,形成施工质量报告。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港口预制桩沉桩施工智能监测控制系统,具有可长期稳定运行、安装简单、智能化基准校正的特点。
2、本发明的港口预制桩沉桩施工智能监测控制系统,通过北斗卫星测量定位模块实现打桩船的自动定位,自动采集沉桩施工过程中各项参数,基于人工智能算法对其施工质量进行分析,并对超限值进行预警提示,实现了港口桩基施工过程的智能化管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8759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