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皮肤止痒抑菌艾叶基质及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87231.5 | 申请日: | 2021-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725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发明(设计)人: | 陈耕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耕 |
主分类号: | A61K36/756 | 分类号: | A61K36/756;A61K9/08;A61P17/00;A61P17/04;A61P31/04;A61P31/02;A61K31/155;A61K31/56;A61K31/7016;A61K31/702;A61K31/7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圣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18 | 代理人: | 王振佳 |
地址: | 438400 湖北省黄冈***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皮肤 止痒 艾叶 基质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皮肤止痒抑菌艾叶基质,基质的组分和配比按照重量分数包括11‑18%艾叶、7‑12%黄柏、7‑12%地肤子、7‑12%荆芥、0.1‑0.5%壳寡糖、0.2‑0.6%葡萄糖醋酸氯己定和0.1‑0.5%甘草亭酸,其余为水。本发明采用上述的一种皮肤止痒抑菌艾叶基质及制备方法,安全可靠,止痒效果明显,并且,生产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皮肤止痒抑菌艾叶基质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艾叶在中国中药具有重要地位,对皮肤有止痒效果有作用。市面上艾叶产品很多,但未发现一款以艾叶为主止痒抑菌的艾叶产品。经研究发现,中药止痒产品的安全,但效果慢,周期长。
针对湿疹等原因引起中药止痒产品多,但是不能涵盖所有的瘙痒症状。虽然西药起效快,但副作用大,很多成份被中国及国际禁止使用。特别是大头儿童等事件的非法添加,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皮肤止痒抑菌艾叶基质及制备方法,安全可靠,止痒效果明显,并且,生产方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皮肤止痒抑菌艾叶基质,基质的组分和配比按照重量分数包括11-18%艾叶、7-12%黄柏、7-12%地肤子、7-12%荆芥、0.1-0.5%壳寡糖、0.2-0.6%葡萄糖醋酸氯己定和0.1-0.5%甘草亭酸,其余为水。
优选的,基质的组分和配比按照重量分数包括15%艾叶、10%黄柏、10%地肤子、10%荆芥、0.3%壳寡糖、0.4%葡萄糖醋酸氯己定和0.3%甘草亭酸,其余为水。
优选的,基质的组分和配比按照重量分数包括11%艾叶、12%黄柏、12%地肤子、7%荆芥、0.2%壳寡糖、0.2%葡萄糖醋酸氯己定和0.1%甘草亭酸,其余为水。
优选的,基质的组分和配比按照重量分数包括18%艾叶、8%黄柏、7%地肤子、8%荆芥、0.5%壳寡糖、0.6%葡萄糖醋酸氯己定和0.5%甘草亭酸,其余为水。
一种皮肤止痒抑菌艾叶基质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S1、清洗药材:将艾叶、黄柏、地肤子、荆芥分别挑拣洗净切片;
S2、提取挥发油:步骤S1中清洗干净的药片按照组配重量称取后浸泡、煎煮,煎煮2次,第1次加6倍量水煎煮2小时,第2次加8倍量水煎煮2小时,合并2次煎煮液过滤,滤液浓缩至700-900,然后静置24小时;
S3、在步骤S2获得的煎煮液中加入定量壳寡糖、葡萄糖醋酸氯己定、甘草亭酸,冷藏、灭菌、封装即得。
因此,本发明采用上述一种皮肤止痒抑菌艾叶基质及制备方法,安全可靠,止痒效果明显,并且,生产方便。
本发明中各组分的作用效果如下:
艾叶:味苦,微温,无毒。功用主治:理气血、逐寒湿、温经、止血、安胎,治心腹冷痛、泄泻转筋、久痢、吐衄、下血、月经不调、崩漏、带下、胎动不安、痈疡、疥癣。
地肤子:性寒,味辛、苦。功能主治:清热利湿、祛风止痒,用于小便涩痛、阴痒带下、风疹、湿疹、皮肤瘙痒。
荆芥:辛,微温。归肺、肝经。功能主治:解表散风、透疹、消疮、止血,用于感冒、麻疹透发不畅、便血、崩漏、鼻衄。
黄柏:苦,寒。归肾、膀胱经。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用于湿热泻痢、黄疸、带下、热淋、脚气、骨蒸劳热、盗汗、遗精、疮疡肿毒、湿疹瘙痒。
荆芥:辛,微温。归肺、肝经。功能主治:解表散风、透疹、消疮、止血,用于感冒、麻疹透发不畅、便血、崩漏、鼻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耕,未经陈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8723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