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荧光材料聚合反应加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87066.3 | 申请日: | 2021-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585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1 |
发明(设计)人: | 黄石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石 |
主分类号: | B01J19/18 | 分类号: | B01J19/18;B01J19/00;B01J4/00 |
代理公司: | 合肥中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46 | 代理人: | 洪玲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蜀***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荧光 材料 聚合 反应 加热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荧光材料聚合反应加热装置,包括炉体、加热套、进料口和出料口,炉体内部设有内筒,内筒内设有活塞,活塞的顶部连接有驱动件,内筒的底端设有排放口,且在排放口处设有第一单向阀,内筒的外部套有同轴的外筒,外筒外部设有若干根延伸管,延伸管内部、外筒内部以及内筒内部依次连通,且在外筒与各延伸管之间设有第二单向阀。该装置在加热过程中能将外圈靠近热源位置的高温物料不断向中间输送,而中间的低温物料不断向外输送,形成物料循环,使得物料整体的加热温度更加均匀,从而有利于荧光材料的聚合反应;另外,该装置通过单个驱动件能同步实现搅拌功能,结构简化,节省能源,且进一步促进了加热的均匀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荧光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荧光材料聚合反应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荧光材料是由金属(锌、铬)硫化物或稀土氧化物与微量活性剂配合经煅烧而成。无色或浅白色,是在紫外光(200~400nm)照射下,依颜料中金属和活化剂种类、含量的不同,而呈现出各种颜色的可见光(400~800nm)。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荧光材料的研究越来越多,荧光物质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荧光物质除用作染料外,还在有机颜料、光学增白剂、光氧化剂、涂料、化学及生化分析、太阳能捕集器、防伪标记、药物示踪及激光等领域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
荧光材料在加工制备过程中,需要用到特定的加热装置对混合原料进行煅烧,以完成聚合反应。目前,加热装置存在加热不均匀的缺陷,尤其是采用电加热套的加热装置,靠近外圈位置温度较高,而中心位置温度较低,温差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荧光材料聚合反应加热装置,其解决了现有荧光材料聚合反应加热装置加热温度不均匀的问题。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荧光材料聚合反应加热装置,包括炉体、加热套、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炉体内部设有内筒,所述内筒内设有活塞,所述活塞的顶部连接有用于驱动活塞上下活动的驱动件,内筒的底端设有排放口,且在排放口处设有仅允许物料向下输送的第一单向阀,内筒的外部套有同轴的外筒,所述外筒的外部设有若干根延伸管,所述延伸管内部、外筒内部以及内筒内部依次连通,且在外筒与各延伸管之间设有仅允许物料向内输送的第二单向阀。
进一步改进在于,当驱动件驱动活塞向上活动时,所述第一单向阀关闭,所述第二单向阀打开,此时处于炉体内边缘位置的物料经延伸管、外筒进入内筒内;当驱动件驱动活塞向下活动时,所述第一单向阀打开,所诉第二单向阀关闭,此时处于内筒内的物料经底部排放口排回至炉体内中间位置。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外筒内壁与内筒外壁之间留有间隙,且在内筒的底部侧边开有若干个通孔,用于外筒内部与内筒内部的连通。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延伸管在外筒的外部对称设置,延伸管的外端头均延伸至贴近炉体内壁的位置,且延伸管的外端头分布在多个高度处。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外筒与内筒密封且活动连接,外筒的内壁设有竖滑槽,内筒的筒壁上开有一条螺旋通口,所述活塞的顶部边缘设有密封环,所述密封环在活塞活动时紧贴内筒内壁活动,所述活塞的底部连接有竖杆,所述竖杆上可转动连接有横杆,所述横杆的外端头从螺旋通口伸出后活动插入外筒内壁的竖滑槽内。
进一步改进在于,当驱动件驱动活塞向上或向下活动时,所述横杆沿螺旋通口以及竖滑槽向上或向下移动,同时带动外筒以及延伸管水平转动。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螺旋通口在水平和竖直方向的位置均匀改变,且螺旋通口在水平方向至少绕内筒筒壁一圈。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驱动件为电动伸缩杆或气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石,未经黄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8706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