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生儿双腔胃管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86814.6 | 申请日: | 2021-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581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2 |
发明(设计)人: | 梁迎盈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25/14 | 分类号: | A61M25/14;A61J15/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8 | 代理人: | 郑学伟;叶利军 |
地址: | 518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生儿 双腔胃管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生儿双腔胃管,包括管体、第一接头、第二机头及导丝,其中,管体具有近端、远端及在近端和远端之间延伸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近端设有第一通孔及第二通孔,第一通孔与第一通道连通,第二通孔位于第一通孔上方的预定距离处且与第二通道连通;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设在远端,且第一接头与第一通道连通,第二接头与第二通道连通;导丝适于经由第二接头穿入至第二通道内。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新生儿双腔胃管,可以进行管饲喂奶,并且,可以将胃腔中的气体引流至体外,缓解胀气打嗝等现象,此外,也不影响胃肠减压等操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胃管,尤其涉及一种新生儿双腔胃管。
背景技术
胃管(nasogastric tube)是在特殊情况下帮助不能吞咽的患者输送必要的水份和食物。胃管一般是聚氨酯或硅胶材料,根据材质,聚氨酯、硅胶胃管应一月一换。食管内留置鼻胃管,患者原有的消化道生理环境被改变,会导致食道末端括约肌关闭不严,气道不畅剧烈咳嗽等压力性刺激容易导致食管返流等并发症,可以通过胃管抽取胃液。
对于一些体重较轻的早产儿,一般也需要利用胃管进行管饲喂奶,但是,由于新生儿胃腔较小,进行管饲时,容易出现胀气打嗝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新生儿双腔胃管。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新生儿双腔胃管,包括:
管体,所述管体具有近端、远端及在所述近端和远端之间延伸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近端设有第一通孔及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一通道连通,所述第二通孔位于所述第一通孔上方的预定距离处且与所述第二通道连通;
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所述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设在所述远端,且所述第一接头与所述第一通道连通,所述第二接头与所述第二通道连通;
导丝,所述导丝适于经由所述第二接头穿入至所述第二通道内。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新生儿双腔胃管,具有第二通道及第二通孔,第二通孔位于第一通孔的上方,在利用该胃管进行管饲喂奶时,奶液通过第一通道及第一通孔流入至胃腔中,此外,由于第二通孔位于第一通孔上方,所以,胃腔中的气体可以通过第二通孔流入至第二通道,在通过第二通道排出至体外,如此,可以将胃腔内的气体引流至体外,缓解胀气打嗝等现象。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新生儿双腔胃管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的下端相贯通,所述第二通道内设有滑动堵塞及连接在所述滑动堵塞上的牵引线;
所述牵引线沿所述第二通道延伸并从所述第二接头伸出,当所述牵引线向外拉动时,所述滑动堵塞自第一位置上行至第二位置;
当所述滑动堵塞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滑动堵塞处于所述第二通孔的下方且封闭所述第二通道的下端,以使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一通道之间被阻断;当所述滑动堵塞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滑动堵塞位于所述第二通孔的上方且打开所述第二通道的下端,以使所述第二通孔经由所述第二通道与所述第一通道连通。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导丝被构造成沿所述第二通道向内运动时能够推动所述滑动堵塞从所述第二位置恢复至所述第一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通道的下端位于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之间且敞开。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牵引线上从所述第二接头伸出的一端设有第一标识件,用以标识所述滑动堵塞从所述第一位置上行至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牵引线对应移动的距离。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管体的管壁设有显影线及第一显影标记,所述显影线沿所述管体的轴线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显影标记对应位于所述第二通孔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未经北京大学深圳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8681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