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调节训练拉力的上肢康复训练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84186.8 | 申请日: | 2021-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768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30 |
发明(设计)人: | 王道明;潘瑞;钱森;王正雨;董成;周贤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H1/02 | 分类号: | A61H1/02;A61H7/00;A63B23/12;A63B21/055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4101 | 代理人: | 孙静楠;何梅生 |
地址: | 230009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节 训练 拉力 上肢 康复训练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调节训练拉力的上肢康复训练装置,涉及康复训练装置技术领域,包括用于实现外摆内收和屈曲伸展运动的肩关节运动机构、大臂旋转的上臂旋转机构、肘关节屈伸的肘关节屈伸机构、前臂旋转的前臂旋转机构和腕关节屈伸的腕关节屈伸机构,以及提供对抗力和驱动力的前臂拉力调节机构、对大臂进行按摩的按摩机构、对腕部提供牵引力的关节牵引机构和补偿大臂偏心的上臂旋转对中机构。本发明能够实现六自由度的多种形式的上肢康复训练,并能有效避免康复训练装置对使用者造成二次伤害;康复训练过程中能有效缓解大臂肌张力,延缓疲劳,并可拉伸使用者关节,增大关节间隙,降低肌张力,有效缓解康复训练过程中患者的疼痛和不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康复训练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上肢康复训练的装置。
背景技术
人口老龄化是现代人类社会面临的严峻问题之一,伴随着人口老龄化现象,脑卒中、脑瘫等疾病的患病人数逐年增加。物理辅助治疗在脑卒中、脑瘫患病初期具有显著的康复效果,传统的物理辅助治疗需要由康复医疗人员辅助患者进行。但随着病患数量的增加,有限的康复医疗人员数量已无法满足实际需要。因此,能自动或半自动辅助病患进行康复训练的康复训练装置逐步得到越发广泛的应用。
上肢康复训练装置是康复训练需求量较大的康复训练装置之一,能够有效对各年龄段、不同患病程度的患者提供相应的康复训练,并根据患者上肢各个关节的运动范围,精确地执行由医疗人员制定的康复训练计划。但现有的上肢康复训练装置在带动患者的受损上肢进行康复训练时,往往会使患者产生剧烈的疼痛感和疲劳感,导致患者在康复训练中存在诸多不适,甚至会造成患者受损上肢的二次伤害。
通过现有技术检索,存在以下已知的技术方案:
现有技术1:
申请号:CN201710811090.6,申请日:20170911,公开(公告)日:20191029,公开了一种五自由度外骨骼式上肢康复机器人,包括上肩关节旋转组件、上臂旋转组件、肘关节屈伸组件、前臂旋转组件、腕关节屈伸组件、手臂整体旋转组件和手臂整体高度调节箱;上肩关节旋转组件与上臂旋转组件连接;上臂旋转组件与肘关节屈伸组件连接;肘关节屈伸组件与前臂旋转组件连接;前臂旋转组件与腕关节屈伸组件连接;手臂整体旋转组件与上肩关节旋转组件连接;手臂整体旋转组件固定在手臂整体高度调节箱上。该机器人能够实现肩关节的旋转、上臂的内旋外旋、肘关节的屈伸、前臂的内旋外旋和腕关节的屈伸五个自由度的运动以及手臂竖直方向高度调整一个自由度的运动,提高康复运动的科学性、灵活性、有效性。
但该现有技术受装置的自身结构限制,使得其肩关节可训练的角度十分有限,并且该发明没有肩关节屈曲/伸展自由度的训练装置,以及除了实现五自由度外,没有其他辅助训练装置。
现有技术2:
申请号:CN201811012470.4,申请日:20180831,公开(公告)日:20200825,公开了一种具有肩部按摩功能的上肢康复训练器,包括支撑腿、座垫、靠背,所述座垫安装在支撑腿的上端,所述座垫的后侧沿竖直方向设有横截面为非圆形的插接槽,所述靠背的下端设有滑动连接在所述插接槽内的第一齿条;所述座垫的下表面通过支撑板安装有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与所述第一齿条啮合的第一齿轮;所述靠背上端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手臂恢复机构;所述靠背后侧的左右两边均设有肩部按摩机构;该具有肩部按摩功能的上肢康复训练器不仅结构简单,而且能实现上肢的多样化的训练,使得患者能够快速完成上肢的康复。
该现有技术采用了击打锤采用敲击的方式进行按摩,虽然结构简单,但是按摩的效果有限,并且该发明不能实现患者的主动训练需求,训练方式单一。
通过以上的检索发现,以上技术方案没有影响本发明的新颖性;并且以上现有技术的相互组合没有破坏本发明的创造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为了避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可调节训练拉力的上肢康复训练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工业大学,未经合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8418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陆地棉转化体R1-3及其鉴定方法
- 下一篇:半导体结构及其形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