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接收端等效负电阻PT对称的无线供电系统及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83886.5 | 申请日: | 2021-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036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07 |
发明(设计)人: | 程木田;胡伟;王少伍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J50/12 | 分类号: | H02J50/12 |
代理公司: | 安徽知问律师事务所 34134 | 代理人: | 王亚军 |
地址: | 243002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接收 等效 电阻 pt 对称 无线 供电系统 控制 方法 | ||
1.一种基于接收端等效负电阻PT对称的无线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射端的发送装置和接收端的接收装置,发送装置包括交流电源、发射端线圈、发射端补偿电容、发射端等效损耗内阻,接收装置包括接收线圈、接收端谐振电容、接收端等效损耗内阻以及负载;所述交流电源、发射端线圈、发射端补偿电容、发射端等效损耗内阻串联,所述接收线圈、接收端谐振电容、接收端等效损耗内阻以及负载串联,接收线圈和接收端谐振电容构成提供能量的等效负电阻;
所述接收端等效负电阻两端的电压和流过的电流关系为相位关系为其中为流过接收端等效负电阻的基波电流的有效值,为接收端等效负电阻两端的基波电压有效值,-Rm为接收端等效负电阻的阻值;
所述发射端LC串联谐振频率为:所述接收端LC串联谐振频率为接收端等效负电阻PT对称的条件为:
上述公式中,ω0为PT对称条件下的谐振频率,RL为负载阻值,-Rm为接收端等效负电阻阻值,L1和L2分别为发射端线圈和接收端线圈电感值,C1和C2分别为发射端和接收端补偿的谐振电容值,R1、R2分别为发射端和接收端等效损耗内阻值,k为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之间的互感系数,k0为PT对称的临界耦合系数。
2.根据权利要求1述的一种基于接收端等效负电阻PT对称的无线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若无线供电系统工作频率ω与PT对称条件下的谐振频率ω0不相等,接收端等效负电阻Rm为:
系统角频率ω为:
耦合系数k的范围为:
发射端谐振腔损耗电阻R1小于接收端谐振腔损耗电阻R2与负载电阻RL之和,即R1R2+RL,所以基于接收端等效负电阻PT对称的区域大于基于发送端等效负电阻PT对称的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2述的一种基于接收端等效负电阻PT对称的无线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若无线供电系统工作频率ω与PT对称条件下的谐振频率ω0相等,接收端等效负电阻Rm为: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述的一种基于接收端等效负电阻PT对称的无线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系统的工作频率f为:
其中为系统的固有谐振频率,
供电系统的负载电阻功率PL为:
其中,Uin表示发射端输入电压;
系统的传输效率η为:
其中,分别表示发射端和接收端电流。
5.根据权利要求4述的一种基于接收端等效负电阻PT对称的无线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系统发射端电压和发射端电流的向量表达式之比为:
当L1=L2=L,C1=C2=C时,i1滞后uin相位角表达式为:
在ωω0且R1R2+RL条件下,当kk0时,i1滞后uin,发射端工作在感性状态下,当kk0时,i1与uin同向,发射端工作在谐振状态下;
接收端的电流i2与发射端电压uin的相位关系为:
为uin滞后i2角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工业大学,未经安徽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8388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工业微波窑炉用氧化铝纤维内衬材料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扒渣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