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物功能化多孔钛椎间融合器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82940.4 | 申请日: | 2021-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147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发明(设计)人: | 李祥;李衍珂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智骨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2/44 | 分类号: | A61F2/44;A61F2/30;A61L27/56;A61L27/06;A61L27/54;A61L27/50 |
代理公司: | 成都佳划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66 | 代理人: | 幸伟山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开发***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功能 多孔 钛椎间 融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生物功能化多孔钛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层片状区、中间杆状区和下层片状区,所述上层片状区的上表面具有上松针结构,所述下层片状区的下表面也具有下松针结构;
所述上层片状区和所述下层片状区分别由多个片状G单元多孔结构组成;
所述中间杆状区由多个杆状G单元多孔结构组成;
所述片状G单元多孔结构的孔隙率均为75%-85%;
所述杆状G单元多孔结构的孔隙率65%-75%;
所述上松针结构和所述下松针结构皆是多个松针状凸起,所述松针状凸起皆是位于外侧的那端为尖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功能化多孔钛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椎间融合器的外形尺寸为:13.5mm*12mm*7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功能化多孔钛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杆状区的杆状G单元多孔结构的孔径为0.85mm,孔隙率为7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功能化多孔钛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片状区和所述下层片状区的片状G单元多孔结构的孔径为0.35mm,孔隙率为8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功能化多孔钛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杆状区的厚度为3.803mm;所述上层片状区和所述下层片状区的平均厚度为1.5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功能化多孔钛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松针状凸起的根部的直径为0.7mm,所述松针状凸起的中轴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26°,所述上松针结构和所述下松针结构的松针状凸起的倾斜方向一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功能化多孔钛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椎间融合器还包括便于与工具连接的螺纹凹槽,所述螺纹凹槽的倾斜方向与所述松针状凸起的倾斜方向一致。
8.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功能化多孔钛椎间融合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制备表面具有微纳米结构的多孔钛结构;
步骤二、制备载有药物的MOF粉末:
将浓度为0.8-1.2mg/mL的药物溶液18-22mL与MOF进行混合,混合后置于避光保存的试剂瓶中搅拌;使用抽滤瓶抽滤,得到药物和MOF的混合粉末;将得到的粉末连同滤纸放在真空干燥箱里抽真空并干燥8-12min,就得到了载有药物的MOF粉末;
步骤三、浸润多孔钛结构:
配置A溶液,向配置好的A溶液中再加入1-1.4mL无水乙酸,取出一份使用,其体积为18-22mL,并向该份中加18-22mg经过步骤二处理得到的载有药物的MOF粉末,充分搅拌至黄色澄清溶液;
使用融胶枪制作连通管,将多孔钛结构放在连通管连接处,外圈用特种胶布包裹,将连通管连接好气泵,将连通管两个自由端浸入上述得到的黄色澄清溶液后,开启气泵,待多孔钛结构被充分浸润后,使气泵反转,使得多孔钛结构的另外一面也被充分浸润;
步骤四、配置B溶液,将上述经过浸润处理的多孔钛结构浸泡在B溶液中静置10-14h,而后使用注射器将B溶液吸出,将多孔钛结构置于烘箱中烘干至无液体状态,就得到了利用MOF负载药物的多孔钛椎间融合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智骨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智骨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8294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