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急性期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81945.5 | 申请日: | 2021-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0736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2 |
发明(设计)人: | 陈清光;陆灏;许家佗;安百芝;张晴;徐隽斐;姚政;龚凡;韩煦;蔡梦洁;闫子慧;金燊懿;刘亚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K36/87 | 分类号: | A61K36/87;A61P43/00;A61P2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卓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2 | 代理人: | 周春洪 |
地址: | 20002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急性 甲状腺炎 急性期 中药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急性期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金银花18份、连翘12份、牛蒡子6份、桔梗6份、荆芥9份、夏枯草9份、紫草9份、漏芦9份、白蔹9份、延胡索9份。本发明提供的中药组合物以清热解毒、消瘿散结止痛为主要治法,全方寒温并用,外透表邪,内清热毒、消瘿肿、散痈结、缓急止痛,可快速改善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甲状腺压痛、发热、咽喉疼痛、多汗等症状、缩短疼痛时间、减轻甲状腺肿大程度,改善甲状腺功能、降低血沉。具有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能起到标本兼治的优点,并且用药精当,制备方法适合工业化生产,服用方便,有利于开发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急性期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亚急性甲状腺炎(SAT),又称巨细胞性甲状腺炎、肉芽肿性甲状腺炎。在甲状腺疾病中发生率为0.5%~2.0%。
近年来,亚急性甲状腺炎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病因尚未完全阐明,一般认为与病毒感染有关。临床可见发病前患者常有上呼吸道感染史,发病常随季节变动、且具有一定的流行性。也有看法认为本病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因为有报告35.1%~42.0%的患者可检出抗甲状腺抗原抗体和抗微粒体抗体,但其滴度都不高,很可能系亚急性甲状腺炎损伤所致,尚不能肯定是其病因,只能说明在亚急性甲状腺炎时存在有暂时性的免疫系统功能障碍,仍有待深入研究。
亚急性甲状腺炎在轻症或不典型病例中,甲状腺仅略增大,疼痛和压痛轻微,不发热,全身症状轻微,临床上也未必有甲亢或甲减表现。本病病程长短不一,可自数星期至半年以上,一般约为2~3个月,故称亚急性甲状腺炎。病情缓解后,尚可能复发。
目前对于亚急性甲状腺炎的治疗,无论国内国外,西医治疗上多以激素治疗,如口服强的松或应用氢化考的松静脉滴注,用药后患者的发热及甲状腺肿痛有的能够很快控制。但在激素减量过程中病情容易加重,或甲状腺肿疼从一侧发展到另一侧,导致病程延长。20%~30%的病人停药后病情复发。长期使用激素还会出现其他副作用,如满月脸、水牛背、骨质疏松等等,用药期间还有诱发高血压、糖尿病、结核病及消化道溃疡病的可能性。而中药在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优势显得尤为突出,因此开发疗效稳定、价格便宜的中药制剂势在必行。
对于本病祖国医学记载甚少,有研究认为,亚急性甲状腺炎发病的病因主要为外感风热邪毒,多见于患者近期情志失于调畅,或饮食失当、过食肥甘厚腻,或素体亏虚,最终导致风热邪毒乘虚侵入而发病。其基本病机为颈部气血为风热邪毒所闭,继而发生变化引起全身气血不和。其中若风热邪毒搏结于颈部,耗伤局部气血津液,炼液为痰,痰阻气机,日久成瘀,则临床可见甲状腺局部肿大、疼痛;若风热邪毒侵袭卫表,卫表失和,导致肺宣发肃降失常,临床可见恶寒发热、咽痛、头痛、乏力等症;若本病日久,热毒伤阴,进而阴虚火旺,则见心悸、胸闷、失眠等症;阴虚日久,肝风内动,则可见双手震颤,急躁易怒等症;日久阴损及阳,阳气亏虚,不能温养全身四肢百骸,可见畏寒肢冷,气虚推动无力则见乏力、纳差、嗜睡等症。目前也有医者通过该疾病病因病机得到了一些中药组合物,但或多或少均存在一些缺陷(或组方药味数多、或疗效不佳、或复发率高等),本发明基于此,通过总结多年的临床以及门诊经验,得到了一种中药组合物,关于本发明一种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急性期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目前还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急性期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中药组合物,所述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金银花15-20份、连翘10-15份、牛蒡子5-9份、桔梗5-9份、荆芥5-12份、夏枯草5-12份、紫草5-12份、漏芦5-12份、白蔹5-12份、延胡索5-12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未经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8194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