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堰塞湖引流槽网链护坡防护结构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81863.0 | 申请日: | 2021-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782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清;侯世超;蔡耀军;周招;彭文祥;徐轶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3/12 | 分类号: | E02B3/12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陈家安 |
地址: | 43001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堰塞湖 引流 槽网链 护坡 防护 结构 方法 | ||
本发明公布了堰塞湖引流槽网链护坡防护结构及方法,初始引流槽边坡(8)、初始引流槽底坡(9)、溃决后引流槽边坡(10)和堰塞体坝顶(11);在堰塞体溃决后,所述的楔形网链(6)的一端通过锁链(4)与锚固结构(3)连接,另一端通过锁链(4)与钢筋石笼沉水配重(7)连接,所述的钢筋石笼沉水配重(7)和楔形网链(6)位于所述的堰塞体溃决后引流槽(2)内,它克服了现有技术中任堰塞湖自由发展,势必形成漫顶溃决洪水,破坏能力极大的缺点,具有在交通闭塞的堰塞湖施工现场,能大幅度缩短引流槽防护施工时间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水利工程应急抢险领域堰塞湖风险处置技术领域,更加具体地是堰塞湖引流槽网链护坡防护结构及方法。
背景技术
堰塞湖作为一种重大自然灾害,是指在一定地形地貌条件下由于岸坡动力地质作用导致河谷坍塌、滑坡甚至泥石流形成的天然湖泊,与之相对应的堵塞河道的堆积物称之为堰塞体。
我国西南高山峡谷地区受地震、降雨等诸多因素影响,堰塞湖灾害频发,该区域通常自然环境恶劣、交通运输不便、水文地质等基础资料匮乏。而堰塞湖自身蓄水能力强,自然溃决时间较短,任其自由发展,势必形成漫顶溃决洪水,破坏能力极大,如若处置不当,势必给河道下游人民群众造成巨大危险。
针对高危堰塞湖溃决风险,当前采取的工程措施主要是在堰塞体顶部垭口开挖引流槽降低库水位和蓄水量,尤其是对于下游地区人口稠密的堰塞湖,引流槽能快速有效地减轻灾损。
堰塞湖引流槽的核心思想即是在堰塞坝上游库水位较低、库容较小时,提前泄流、降低风险,其主要作用机理是利用下泄急流下切掏蚀引流槽底渠及横向扩展掏蚀边坡,形成陡坎,并不断向上游发展进一步溯源侵蚀引流槽底渠及边坡,引起堰塞坝逐步坍塌,形成溃决洪峰。
但目前的工程措施仅只能实现堰塞湖提前过流,而当引流槽内下泄流量增大至一定规模后,垂直下切及横向扩展侵蚀快速发展,形成难以控制溃决洪水,严重威胁下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为防止堰塞体坍塌失稳过快,当前主要是采用巨型钢筋石笼、巨石锁口等防护措施,但在具体实践运用中,巨型钢筋石笼及巨石锁口等结构在交通闭塞的堰塞湖应急处置现场,普遍存在安装工艺繁琐、运输转移极为不便等问题,而且在溃决过程初始阶段,引流槽内下泄流量较小,石笼等结构过早地触及下泄水流,阻碍正常冲刷下切,对降低上游库容极为不利。此外,随着溃决过程不断发展,堰塞湖引流槽逐步坍塌变形,底渠及边坡结构形式不断动态变化,传统防护措施基本难以动态调整自身结构形式、适应引流槽冲刷变形,从而难以持续保护引流槽边坡、延迟引流槽溃决,控溃削峰作用大幅削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克服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出堰塞湖引流槽网链护坡防护结构。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施的:堰塞湖引流槽网链护坡防护结构,它包括堰塞体初始引流槽、堰塞体溃决后引流槽、锚固结构、锁链、堰塞体上游坡面、楔形网链、钢筋石笼沉水配重、初始引流槽边坡、初始引流槽底坡、溃决后引流槽边坡和堰塞体坝顶;
在堰塞体溃决后,所述的楔形网链的一端通过锁链与锚固结构连接,另一端通过锁链与钢筋石笼沉水配重连接,所述的钢筋石笼沉水配重和楔形网链位于所述的堰塞体溃决后引流槽内。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堰塞体未溃决时,所述的锚固结构、楔形网链和钢筋石笼沉水配重依次通过锁链连接并位于所述的堰塞体上游坡面上,所述的楔形网链的一端通过锁链与锚固结构连接,另一端通过锁链与钢筋石笼沉水配重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堰塞体上游坡面至所述的堰塞体坝顶的高程五分之一区域为防护区域,在所述的防护区域内布置有楔形网链。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克服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出堰塞湖引流槽网链护坡防护结构的方法。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施的:堰塞湖引流槽网链护坡防护结构的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8186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