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菲涅尔带约束的浅水多次波衰减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80458.7 | 申请日: | 2021-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642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2 |
发明(设计)人: | 段新意;张志军;郭军;徐德奎;丁洪波;陈平;谭辉煌;刘建辉;李尧;张生强;刘恭利;肖广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V1/38 | 分类号: | G01V1/38;G01V1/36;G01V1/30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2203 | 代理人: | 高凤荣 |
地址: | 10001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菲涅尔带 约束 浅水 多次 衰减 方法 | ||
1.一种菲涅尔带约束的浅水多次波衰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对原始的地震数据进行预处理;
第二步,重构近偏移距信息;第三步,对格林函数进行构建;
第四步,地震数据与格林函数褶积
将第二步得到的地震数据和第三步得到的时间域格林函数变换到频率域;根据相同的偏移距信息,在频率域将每一个地震道与格林函数进行对应相乘,从而得到每一个地震道经过一次完整的水层传播后的结果;且采用浅水多次波预测如下公式:
第五步,菲涅尔带约束叠加
将选取的地震数据进行叠加得到预测的浅水多次波,以提升目标地震道浅水多次波预测精度和信噪比;其是首先计算菲涅尔带半径,采用位于菲涅尔带内的地震道信息进行叠加,以实现目标对地震道的浅水多次波预测;
第六步,自适应相减
将原始地震数据与第五步得到的浅水多次波预测结果进行自适应匹配相减,从而,最终实现浅水多次波的衰减;使用自适应匹配相减的方法公式为:p(t)=d(t)-f(t)*m(t) (2);
第七步,得到浅水多次波衰减后的地震数据;
所述第二步中,重构近偏移距信息是利用高精度拉东变换外插,重构近偏移距地震道,从而,获得全偏移距的地震数据;
所述第三步中,对格林函数进行构建,是在地震数据中选取要进行浅水多次波预测的目标地震道,并以该目标地震道为虚拟震源,结合水深、水速和偏移距信息构建格林函数,以模拟地震波在水层中从其他地震道接收点传播到目标地震道接收点的过程;
所述第四步中,公式(1)其中的定义:M(xr,xs;ω)为预测的浅水多次波,D(xk,xs;ω)为接收到的地震记录,G0(xr,xk;ω)为构建的格林函数,xs为震源位置,xk为接收点位置,xr为目标地震道位置,ω为角频率;
所述第五步中,菲涅尔带约束叠加是采用位于菲涅尔带内的地震道信息进行叠加,以实现目标对地震道的浅水多次波预测;
所述自适应匹配相减的方法是采用公式(2)进行,其中的公式(2)定义:p(t)为浅水多次波衰减后的地震数据,d(t)为原始地震数据,f(t)为匹配算子,m(t)为预测的浅水多次波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菲涅尔带约束的浅水多次波衰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步中,对原始的地震数据进行预处理是利用计算机对原始采集的地震数据进行解编、并对其进行噪音压制、振幅补偿、静校正或海平面校正、多次波压制、能量均衡的叠前常规的预处理,以确保预处理后的地震资料有较好的信噪比;并将预处理后的原始地震数据和导航文件合并,对其中的坏炮和坏道进行剔除,且对地震数据中的野值、线性噪音和低频噪音的干扰进行针对性去除,得到信噪比相对较高的原始输入资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未经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8045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管道及附件减隔振方法
- 下一篇:一种基于动态网络表示学习的链路预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