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特气化学品模拟仿真系统平台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80185.6 | 申请日: | 2021-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965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3 |
发明(设计)人: | 华来珍;胡江;田野;吴亚军;张小军;李金平;朱进平;王瑞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系统工程第二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B25/00 | 分类号: | G09B25/00;G09B29/00 |
代理公司: | 无锡盛阳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7 | 代理人: | 张宁;顾吉云 |
地址: | 214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化学品 模拟 仿真 系统 平台 装置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特气化学品模拟仿真系统平台装置,其能够直观展示系统架构、提高调试效率、便于工程师验证优化系统自动控制程序,其包括上位机、特殊气体供应监控系统、化学品供应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特殊气体供应监控系统具体为:所述上位机通过通讯路径线连接至第一自动控制盘柜图示;所述上位机还通过通讯路径线分别连接至气体输送柜图示和气体分配柜图示;所述气体输送柜图示通过流程指示箭头依次连接至气体分配柜图示、机台设备图示、尾气处理设备图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特殊气体和化学品供应管理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特气化学品模拟仿真系统平台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特殊气体(简称:特气)和化学品供应管理系统的设计阶段,工程师通过项目实施图纸来获取特气和化学品供应系统供应流程信息,并且供应系统中的主要设备类型和通讯方式展示主要通过项目现场实物和图纸结合的方式,供应系统逻辑功能的验证是通过软件仿真的方法来实现。
因此上述做法存在以下的问题:系统图纸和现场实物的展示方式不够直观,系统中的设备种类和该设备在供应系统中的作用表现不够明显,从而对工程师的专业技能要求比较高,项目经验欠缺或跨行业的工程师对系统的认识和理解比较困难,影响了调试的效率;通过软件进行逻辑仿真验证的方式比较单一,控制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高效性不能够保证,进而控制系统的控制效果预先得不到准确的验证,系统工程实施周期长,投入的人工成本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的特气化学品供应管理系统在设计阶段存在系统展示不直观、调试效率低、验证效果得不到保证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特气化学品模拟仿真系统平台装置,其能够直观展示系统架构、提高调试效率、便于工程师验证优化系统自动控制程序。
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特气化学品模拟仿真系统平台装置,其包括上位机、特殊气体供应监控系统、化学品供应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特殊气体供应监控系统具体为:所述上位机通过通讯路径线连接至第一自动控制盘柜图示,所述第一自动控制盘柜图示内设有第一PLC自动控制单元,所述上位机与第一PLC自动控制单元通过网线连接;所述第一PLC自动控制单元分别与气体探测器、第一三色报警灯、指示灯、触摸屏电性连接;所述上位机还通过通讯路径线分别连接至气体输送柜图示和气体分配柜图示,所述气体输送柜图示和气体分配柜图示内均设有触摸屏;所述气体输送柜图示通过流程指示箭头依次连接至气体分配柜图示、机台设备图示、尾气处理设备图示;
所述化学品供应监控系统具体为:所述上位机还通过通讯路径线连接至第二自动控制盘柜图示,所述第二自动控制盘柜图示内设有第二PLC自动控制单元,所述上位机与第二PLC自动控制单元通过网线连接;所述第二PLC自动控制单元分别与机台要液信号显示面板、第二三色报警灯、指示灯、触摸屏电性连接;所述上位机还通过通讯路径线连接至化学品输送柜图示,所述化学品输送柜图示内设有触摸屏;所述化学品输送柜图示通过流程指示箭头依次连接至化学品分配柜图示、机台设备图示、机台要液信号显示面板图示;
所述第一PLC自动控制单元用于采集气体探测器实时检测的气体浓度值,并模拟气体设备内部自动控制系统执行处理、发送所述气体浓度值和设备状态给上位机;
所述第二PLC自动控制单元用于接收机台要液信号显示面板发出的机台要液信号,并模拟液体设备内部自动控制系统执行处理、发送所述机台要液信号和设备状态给上位机;
所述触摸屏分别用于模拟显示气体输送柜、气体分配柜、化学品输送柜、化学品分配柜的内部管路结构、供应系统管路走向、液体流动的方向、介质流动动画效果,还用于设置上述模拟设备的参数,触摸屏还用于显示上述模拟设备内部泵和阀的开启、关闭状态以及错误报警信息;
所述上位机用于编制人机交互界面程序,所述人机交互界面程序用于实时采集、显示所述气体浓度值、机台要液信号和设备状态,生成重要的参数报警记录和实时、历史曲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系统工程第二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子系统工程第二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8018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