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面向网络体系的仿真评估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79983.7 | 申请日: | 2021-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835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5 |
发明(设计)人: | 谢伟;贾国辉;史迎春;黄健;吴帆;王玮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18 | 分类号: | G06F30/18;G06F30/20;G06F111/02 |
代理公司: | 长沙轩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3235 | 代理人: | 张勇 |
地址: | 410003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面向 网络 体系 仿真 评估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信息系统体系结构设计技术领域,为一种面向网络体系的仿真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体系结构设计方案评估需求分析;S2,建立体系结构仿真评估指标体系及计算模型;S3,建立体系结构仿真系统;S4,设计仿真评估试验方案;S5,开展仿真评估试验;S6,获取仿真评估结果。该方案对网络体系的评估更加细致化,评估数据的细节可信度高,更具有统计意义,满足网络体系的优化和升级具体要求,基于该方案评估得到的结果具有较好的普适性,适于推广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系统体系结构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面向网络体系的仿真评估方法。
背景技术
体系结构验证就是检查体系结构设计的正确性,确定体系结构描述是否满足系统的需求及其满足需求的程度。通过体系结构验证可以发现并及时改进不合理甚至是矛盾的设计,提高设计质量。目前,体系结构验证理论与方法的研究主要侧重于两个方向:一是验证内容,即研究验证什么,从哪个层次、哪些方面对体系结构进行验证;二是验证方法:即研究如何验证,针对不同层次、不同方面的体系结构数据应该采用什么方式和手段进行验证。
目前,信息系统体系结构设计多采用体系结构框架,体系结构框架能够使体系结构设计规范化,易理解和交流。但由于体系结构框架只是规范了体系结构的设计内容和形式,如何合理设计体系结构则主要依赖于设计人员的经验。对于复杂的信息系统来说,由于其组成单元多、功能和结构复杂、动态过程和信息流复杂,仅靠设计人员个人的经验难以保证体系结构的质量,因此,必须在体系结构设计的基础上,验证评估体系结构,并根据评估结果不断优化体系结构,以保证体系结构设计的正确性、可行性,满足系统的军事需求,同时可以降低设计风险,减少开发费用。
现有的评估方法,例如文献《指挥信息系统体系抗毁性仿真研究》基于ANP网络分析法,主观性比较强,结果可信度差。文献《基于SEA评估算子的军事通信网络效能仿真评估方法》采用SEA方法,历史数据需求量大,且基于推演方案,结果的普适性不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面向网络体系的仿真评估方法,解决了以上所述的传统网络体系的仿真精度低、可靠度低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面向网络体系的仿真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体系结构设计方案评估需求分析;
S2,建立体系结构仿真评估指标体系及计算模型;
S3,建立体系结构仿真系统;
S4,设计仿真评估试验方案;
S5,开展仿真评估试验;
S6,获取仿真评估结果。
可选的,所述S2中的指标包括高效性、鲁棒性、敏捷性和任务效能
可选的,所述高效性具体为情报保障时效性、信息共享时效性、指挥控制时效性;
情报保障时效性用来衡量情报处理单元、决策控制单元和末端作战单元能否及时获得相应情报保障信息;
信息共享时效性具体为信息订阅/分发时效性和态势共享时效性;
信息订阅/分发时效性用来衡量信息系统中信息用户能否通过信息订阅请求及时获取相关的信息服务;
态势共享时效性用来衡量各决策控制单元和末端作战单元共享态势的时间长短;
指挥控制时效性具体为控制信息时效性和行动协同时效性;
控制信息时效性用来衡量决策控制单元和末端作战单元能否及时获得控制信息;
行动协同时效性用来衡量情报获取单元、末端作战单元能够及时获取协同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7998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