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力冲孔造穴与CO2爆破致裂驱替协同强化煤层瓦斯抽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79831.7 | 申请日: | 2021-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631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5 |
发明(设计)人: | 王浩;张东明;王小蕾;饶孜;胡雷;谯石;肖伟晶;余北辰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筠连川煤芙蓉新维煤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00 | 分类号: | E21B43/00;E21B43/26;E21B43/263;E21F7/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天成卓越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40 | 代理人: | 谭小容 |
地址: | 400030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力 冲孔 co2 爆破 致裂驱替 协同 强化 煤层 瓦斯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力冲孔造穴与CO2爆破致裂驱替协同强化煤层瓦斯抽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水力冲孔造穴施工;2)CO2爆破钻孔施工;3)CO2爆破;4)瓦斯抽采、监控及驱替。通过水力冲孔造穴,孔洞周围煤体失稳破坏,形成一定范围的裂隙扩展网络,煤层渗透性显著提高;同时,造穴洞室周围煤体通过CO2致裂器致裂扩大裂隙网格,再结合瓦斯驱替解吸,运移至造穴洞室内,并通过穿层钻孔运移至抽采管路。专门针对松软、低透气性、瓦斯含量高且难抽采煤层区域,提供了一种新的协同强化的瓦斯抽采治理方法,短时间内使煤层中的瓦斯达到抽采要求,加快煤层开采进度,同时提高煤炭开采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煤层瓦斯抽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力冲孔造穴与CO2爆破致裂驱替协同强化煤层瓦斯抽采方法。
背景技术
煤在形成过程中首先经历了长期复杂的物理、化学和地球化学变化,然后经过长时间的地质构造运动,经历了一系列塑性、韧性、流动变形过程,导致煤体松软破碎。由于印支期、燕山期和喜马拉雅期的连续构造运动,我国大部分煤田都存在松软低透气性煤层。同时,我国含煤地层多以侏罗纪和石炭二叠纪为主,大多数煤层属于低透气性松软煤层,地质条件比较复杂。并且,随开采强度的增加逐年向深部延伸,进入深部开采后,煤层逐渐都升级为高突煤层,因此,我国目前很多煤层都呈现出了高地应力,高瓦斯压力和高瓦斯含量,使得煤矿瓦斯灾害更加严重。
为了消除煤层突出危险性,涌现了许多瓦斯抽采技术,包括施工密集钻孔,普通顺层钻孔,水力割缝钻孔等。但是由于我国煤层地质条件复杂的特殊性,煤层渗透率比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低1-2个数量级,采用这些单一的增透措施效果有限,瓦斯抽采率低且时间较长,无法满足我国不断提高的煤炭开采需求。
此外,根据一些学者的相关研究,我国煤炭孔隙结构复杂,微孔占比较高,使得大量的瓦斯吸附在微孔内表面,导致煤层瓦斯含量高,且不易解吸出来,瓦斯抽采比较困难。现有研究表明,煤体对CO2的吸附能力要高于瓦斯,因此,采用CO2气体来驱替原有煤层中的瓦斯,可以有效提高煤层瓦斯抽采量,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煤层瓦斯的抽采。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松软、低透气性、瓦斯含量高且难抽采煤层区域,提供一种新的协同强化的瓦斯抽采治理方法,短时间内使煤层中的瓦斯达到抽采要求,加快煤层开采进度,同时提高煤炭开采的安全性。
为此,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水力冲孔造穴与CO2爆破致裂驱替协同强化煤层瓦斯抽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包括以下步骤:
1)水力冲孔造穴施工:采用矿用钻冲一体化装备,由底板抽采巷向松软、低透气性、瓦斯含量高且难抽采的煤层中施工穿层钻孔,向钻杆内通入压力为 15-20MPa的高压水,对全煤层段进行水力冲孔造穴,形成0.5m-1m直径的水力冲孔造穴洞室,在洞室周围形成大量的第一裂隙网络,然后封孔并预留瓦斯抽采孔;
2)CO2爆破钻孔施工:由底板抽采巷向松软、低透气性、瓦斯含量高且难抽采的煤层中施工多个CO2爆破钻孔,所有CO2爆破钻孔均布在水力冲孔造穴洞室周围,CO2爆破钻孔从底板抽采巷穿过煤层底板和煤层直到煤层顶板,横贯整个煤层;
3)CO2爆破:使用液压推送机将CO2致裂器送入CO2爆破钻孔内,向CO2致裂器内注入压力60MPa以上的液态CO2,使CO2致裂器内的定压破裂片破裂实现高压增压物理起爆,从而实现煤层的致裂,在每个CO2爆破钻孔的周围形成大量的第二裂隙网络,且第二裂隙网络的末端延伸至第一裂隙网络的末端形成贯通裂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筠连川煤芙蓉新维煤业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大学;筠连川煤芙蓉新维煤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7983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3D打印板材的UV附着底漆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下一篇:一种锻炼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