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变电站内电力设备维护编码管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78458.3 | 申请日: | 2021-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588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2 |
发明(设计)人: | 陈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帅 |
主分类号: | B08B1/04 | 分类号: | B08B1/04;B08B13/00;H02B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11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电 站内 电力设备 维护 编码 管理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电力设备维护技术领域,公开了变电站内电力设备维护编码管理系统,包括第一壳体,第一壳体的外壁设置有抽风机,且第一壳体的一侧插设有收集盒,并且第一壳体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壳体;第二壳体的一端设置有电机,且第二壳体的两端内壁之间转动安装有主动齿轮,并且第二壳体上安装有多个清理部;清理部包括滑动安装在第二壳体上的安装座,安装座的顶端固定有两个环形管,且两个环形管之间转动安装有旋转环,旋转环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三斜齿轮,且旋转环的内壁上设置有刷毛。本装置由电机的运行可带动所有清理部工作,由刷毛对编码器进行清灰,从而减轻了人工劳动强度,提高了编码器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设备维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变电站内电力设备维护编码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电,而且对电力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为此建立的变电站也越来越多,相应的电力设备数量激增,对于电力维护人员来说是电力设备的维护是项浩大的工程,传统的电力设备编码器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其表面会粘附大量的灰尘,从而影响其使用寿命,而目前,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一般人为的对编码器进行清理,其操作繁琐,增加了人工劳动强度,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变电站内电力设备维护编码管理系统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变电站内电力设备维护编码管理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变电站内电力设备维护编码管理系统,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外壁设置有抽风机,且第一壳体的一侧插设有收集盒,并且第一壳体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壳体;
所述第二壳体的一端设置有电机,且第二壳体的两端内壁之间转动安装有主动齿轮,并且第二壳体上安装有多个清理部;
所述清理部包括滑动安装在所述第二壳体上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顶端固定有两个环形管,两个所述环形管的内壁上均设置有多个吸尘孔,且两个环形管之间转动安装有旋转环,所述旋转环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三斜齿轮,且旋转环的内壁上设置有刷毛;
所述安装座的两端内壁之间转动安装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上固定有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的一侧固定有第一斜齿轮,且所述安装座的第一侧内壁上转动安装有第二斜齿轮。
优选的,所述第一壳体上设置有过滤机构,所述抽风机安装在所述过滤机构的外侧。
优选的,所述第一壳体的内部设置有阶梯,阶梯上设置有磁铁,且所述收集盒的端面设置有铁片。
优选的,所述收集盒的底端设置有把手。
优选的,所述环形管上设置有软管,所述软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壳体连通。
优选的,所述第二壳体的顶端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开口,所述安装座插设在开口中,且安装座的外侧设置有耳板,耳板上设置有锁紧螺钉。
优选的,所述开口的外侧设置有防尘套。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装置可对不同清理部的位置进行微调,使其便于套设在编码器的外侧,同时由电机的运行可带动所有清理部工作,由刷毛对编码器进行清灰,从而减轻了人工劳动强度,提高了编码器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变电站内电力设备维护编码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变电站内电力设备维护编码管理系统中清理部安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变电站内电力设备维护编码管理系统中第一壳体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变电站内电力设备维护编码管理系统中弧形管与旋转环局部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帅,未经陈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7845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