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OpenAPI的异构软件集成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78455.X | 申请日: | 2021-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672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冯院华;冯永亮;郑卢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纷扬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8/35 | 分类号: | G06F8/35;G06F8/72;G06F16/2458;G06F16/27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创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37 | 代理人: | 肖佳 |
地址: | 100013 北京市东城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openapi 软件 集成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OpenAPI的异构软件集成系统及方法。其中集成系统包括:数据探测模块、数据推送模块、设置模块、读写服务模块、数据序列化模块、数据转换模、数据范围过滤模块、字段值拷贝模块。按照本发明的系统以及方法,能够最大限度的提升异构IT系统之间的集成效率;使用该方法和系统,实现了数据转换模块以后,待集成系统的现有开放API可完全复用;数据转换不需要重新编写代码,在页面进行配置即可。本发明屏蔽了不同业务系统API中对象数据的差异,通过配置就能完成数据转换,把原来需要编写代码完成数据转换的部分,转变为图形化页面配置来完成,达到提升集成效率、降低操作难度、实现了集成操作简单便捷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信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OpenAPI的异构软件集成方法和系统,属于数据管理、计算机、集成设计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软件技术的发展, 企业级IT系统越来越专业。没有一个IT系统能覆盖企业的所有业务需求。因此企业在部署多套软件时,都需要对这些IT系统进行集成。集成的主要过程分为三部分:从源系统读取数据,根据需求进行数据转换,转换后的数据写入到目标系统。集成工作的大部分时间花费在数据转换这个步骤。
现有的异构系统对接方法,要么是基于项目开发,要么是基于数据库表。基于数据库表做集成的方案中存在以下缺点:对于成熟的软件系统,数据库表的数量庞大,一个软件系统背后通常有几百张数据库表在支撑业务,通过数据库表进行集成的数据转换量巨大,现实情况中很难实现;即使进行了基于数据库表的转换,也只能做简单数据搬运,无法完成不同系统之间针对具体业务的集成。在中国专利文献CN101866361,CN101171582,CN1687922,CN101697166,CN107656951B中,都是基于数据库中的数据来做对接,对于成熟的软件系统,背后几百张数据库支撑业务,不是内部的资深开发,很难完成基于数据库表的集成。
现有技术中基于OpenAPI做项目化的开发的技术方案中,虽然成熟的IT系统都有读写对象的OpenAPI接口(应用程序编程接口)开放出来,但由于不同系统之间的对象属性的差异,数据转换的过程都不一样。需要开发人员对实际系统,理解业务差异后,手工编写代码进行数据转换。这种方法代码没有可复用性,开发成本高,后期维护成本高。因此,现有技术中基于OpenAPI做项目化的开发的技术方案中,中间进行数据转换产生周期长效率低、代码很难复用的问题。同时现有技术中系统集成基于本地化开发和部署,计算能力有限,在面临大数据量和复杂问题时,会存在障碍。
综上,针对异构系统的集成,现有技术中存在以下问题:
1.只能按照单个项目交付;代码没有可复用性,集成新IT系统时需要高代码开发;
2.只能针对数据库做集成;成熟的IT系统背后的数据库表达到数百张,集成难度巨大,很难落地;
3.需要侵入待集成IT系统,不能独立于待集成IT系统部署;
4.数据映射不能基于IT系统的原始数据, 需要再次抽象元数据;
5.无法基于IT系统现有的OpenAPI实现通用的集成方案;
6.数据转换需要编码,无法完全通过页面配置完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异构IT系统之间的集成提供了一种系统和方法,最大限度的提升集成效率,并能够克服现有的集成系统的缺点,使用本发明的方法和系统,在系统内部实现了数据转换模块中对象对齐模型以后,待集成系统的现有开放OpenAPI可完全复用。
具体而言,本发明的一种基于OpenAPI的异构软件集成系统,包括:
数据探测模块:负责整个集成系统的定时任务的调度,通过时间片自动查询目标软件系统待同步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纷扬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纷扬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7845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