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医用纳米颗粒定点治疗器件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78313.3 | 申请日: | 2021-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438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发明(设计)人: | 杨卓青;张浩东;蒋飞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9/00 | 分类号: | A61K9/00;H01F41/04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313 | 代理人: | 张东梅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用 纳米 颗粒 定点 治疗 器件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纳米医学技术领域,提出一种医用纳米颗粒定点治疗器件,包括管道;导线,所述导线缠绕在所述管道的外层;以及生物绝缘层,所述生物绝缘层包覆所述导线。本发明还提出一种所述部件的制造方法。本发明可以通过植入生物血管内,引导注入的磁性纳米颗粒在血管的特定位置聚集并逐渐释放药物,从而实现定点、定量治疗,需要药物的剂量可控、副作用范围小;以及具有发热量小、磁场强度低、位置定位准确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的来说涉及纳米医学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医用纳米颗粒定点治疗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近些年来,医学界对于采用纳米颗粒搭载治疗药物并在生物体内特定位置释放的治疗方法进行了广泛的研究。然而,研究方向多限于探究用于修饰磁性纳米颗粒的药物的多样性,而非实现药物定点释放的方法。因此现有技术存在无法控制药物释放位置定点、定量治疗的问题,在给药时往往剂量过大,存在副作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在纳米颗粒搭载治疗药物实现药物定点释放时难以精确定位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医用纳米颗粒定点治疗器件,包括:
管道;
导线,所述导线缠绕在所述管道的外层;以及
生物绝缘层,所述生物绝缘层包覆所述导线。
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规定,所述管道包括聚酰亚胺管、PMMA管或石英管;所述管道的外径为0.9-1.1mm,内径为0.8-1mm。
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规定,所述导线的线宽为50-100um;所述导线为倾斜螺旋缠绕形成的线圈,缠绕的间隔为50-100um,缠绕的圈数为10圈以上。
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规定,所述生物绝缘层包括派瑞林生物绝缘层或聚酰亚胺生物绝缘层;所述生物绝缘层的厚度为1-5um。
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规定,所述医用纳米颗粒定点治疗器件还包括微孔或微孔阵列,所述微孔或微孔阵列设置在导线的前方。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制造所述医用纳米颗粒定点治疗器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清洗管道的表面;
在管道外表面形成导线;以及
在导线外层沉积生物绝缘层。
在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中规定,在管道外表面形成导线包括:
在管道的表面溅射金属种子层;
在所述金属种子层上涂覆光刻胶,并且前烘以固化所述光刻胶;
对光刻胶表面进行曝光,并且使用显影液进行显影,以得到线圈图形;
进行电镀,得到金属线圈;以及
除去表面的光刻胶,使用金属腐蚀剂刻蚀种子层。
在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中规定,清洗医用柔性管的表面包括:使用HCl溶液和NaOH溶液清洗医用柔性管的表面,并且用去离子水超声清洗所述表面。
在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中规定,使用可编程旋转紫外曝光系统对光刻胶表面进行曝光。
在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中规定,制造所述医用纳米颗粒定点治疗器件的方法还包括在沉积生物绝缘层之前,使用激光在医用柔性管表面、金属铜导线线圈的前方1-2mm的位置切割以形成微孔阵列。
本发明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可以通过植入生物血管内,引导注入的磁性纳米颗粒在血管的特定位置聚集并逐渐释放药物,从而实现定点、定量治疗,需要药物的剂量可控、副作用范围小;以及具有发热量小、磁场强度低、位置定位准确的优点。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7831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