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放血理疗仪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77447.3 | 申请日: | 2021-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177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1 |
发明(设计)人: | 黄思琴;唐成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思琴 |
主分类号: | A61B17/00 | 分类号: | A61B17/00;A61H39/08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康奇刚 |
地址: | 400016***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放血 理疗仪 | ||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放血理疗仪,包括理疗放血针、罐体和盖子,理疗放血针包括针托和多个针体,针托包括固定托和转动托,转动托转动连接在固定托上,针体插在转动托上,针体的一端上固定连接有用于插在转动托上的插头,针体的另一端为位于针托外侧的针刺端;盖子盖在罐体上,固定托沿罐体的轴向方向滑动连接在罐体的内部,转动托朝向盖子,罐体的内壁上设有倾斜的驱动槽,转动托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驱动块,驱动块滑动位于驱动槽中;针体位于罐体的口部处,盖子上设有用于使针体刺出的多个针孔;罐体上设有用于操控固定托滑动的操控组件。本方案解决了多个放血孔的针刺过程不能一次完成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放血理疗仪。
背景技术
中医的放血疗法是以针刺某些穴位或体表小静脉而放出少量血液的治疗方法。常用于中暑、头痛、咽喉肿痛、疔疮、腰痛等,效果立竿见影。但是为了提高放血的效果,在针刺时,需要在皮肤上刺破出多个放血孔,这多个放血孔均是使用单个的放血针逐一进行刺破,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单个的放血针反复刺破皮肤,多个放血孔的针刺过程不能一次完成,这样易增加患者的疼痛感,且针刺的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意在提供放血理疗仪,以解决多个放血孔的针刺过程不能一次完成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放血理疗仪,包括理疗放血针、罐体和盖子,理疗放血针包括针托和多个针体,针托包括固定托和转动托,转动托转动连接在固定托上,针体插在转动托上,针体的一端上固定连接有用于插在转动托上的插头,针体的另一端为位于针托外侧的针刺端;盖子盖在罐体上,固定托沿罐体的轴向方向滑动连接在罐体的内部,转动托朝向盖子,罐体的内壁上设有倾斜的驱动槽,转动托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驱动块,驱动块滑动位于驱动槽中;针体位于罐体的口部处,盖子上设有用于使针体刺出的多个针孔;罐体上设有用于操控固定托滑动的操控组件。
本方案的原理及优点是:针体的针刺端用于刺破皮肤。针托作为多个针体的载体,多个针体可同时插在针托的转动托上。针托位于罐体中便于对针托进行拿持和携带,在针刺操作时也比较顺手。另外,针托位于罐体中,盖子盖在罐体上,这样在不需要针刺时,盖子能够起到对针体进行保护的作用,避免针体的针刺端将人误刺伤,同时还能够防止外界的大量的灰尘进入到罐体中对针体造成污染。当需要针刺操作时,通过操控组件,操控组件使得固定托在罐体内向靠近盖子的方向滑动,固定托带动转动托一同移动,转动托带动针体移动,针体从盖子上的针孔中刺出,多个针体对皮肤同时进行针刺操作,能够同时针刺出多个放血孔,多个放血孔的针刺过程一次完成、一步到位,无需进行多次针刺,从而能够减少疼痛的次数,有利于减少患者的疼痛感,提高针刺的效率。
另外,由于罐体的内壁上设有倾斜的驱动槽,转动托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驱动块,驱动块滑动位于驱动槽中,因此针托在移动时,驱动块在驱动槽中滑动,由于驱动槽为倾斜的,这样驱动槽和罐体的轴线不平行,故驱动块沿驱动槽滑动时,驱动块在驱动槽的限位下使得转动托在固定托上发生转动。通过这种设计,能够实现当不针刺时,可使得盖子上的针孔与罐体内的针体错开,从而避免了盖子上的针孔和针体相对而使得外界的灰尘较为容易落在罐体内的针体上。当推动针托移动时,通过驱动块和驱动槽的配合,使得转动托在固定托上转动,转动托带动针体围绕转动托的轴线转动,从而能够实现将针体从盖子上的针孔推出时,针体和盖子上的针孔能够自动对齐,这样保证了针体能够从针孔中正常穿出,本方案中盖子上的针孔和针体无需人工对齐,操作简单方便。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操控组件包括复位弹簧和用于推动固定托滑动的推杆,复位弹簧连接在固定托和罐体之间,推杆的一端位于罐体的内部,推杆的另一端位于罐体的外侧。由此,通过对推杆进行按压,推杆对固定托进行推动,从而使得固定托向靠近盖子方向移动,固定托带动转动托移动,实现了针体的进针。针托向靠近盖子方向移动时,固定托使得复位弹簧发生形变而蓄力,当松开推杆后,固定托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复位,固定托向远离盖子的方向滑动,固定托带动转动托一同向远离盖子的方向移动,从而实现了针体的退针,针体的针刺端从皮肤中退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思琴,未经黄思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7744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低磨损的BOPP膜
- 下一篇:一种单曲柄双摇杆机构的扑翼飞行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