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快速交换标测/消融电极导管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76984.6 | 申请日: | 2021-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698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陈雄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8/12 | 分类号: | A61B18/12;A61B18/1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8 | 代理人: | 郑学伟;叶利军 |
地址: | 518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快速 交换 消融 电极 导管 | ||
本发明公开快速交换标测/消融电极导管;包括管体,管体包括管身及连于管身前端的电极头;电极头外表均匀包覆有多组环形电极,内部开有贯穿其前后端面的导丝穿设通道;管身内部从后向前包覆有多组延伸并嵌入电极头的绝缘电极线,多组绝缘电极线对应与多组环形电极连接。效果:在对患者行心脏电生理检查/导管消融治疗时,预先从患者血管穿刺处经血管鞘将一医用长导丝送至患者心血管目标部位,保持医用长导丝尾端位于体外,而后将本申请从医用长导丝尾端套设至医用长导丝外,沿医用长导丝即可将本申请电极头推送至患者心血管目标部位,相应操作可使得本申请电极头置入病人心血管目标部位的难度降低、成功率提高,使得操作省时省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用器材技术领域,具体地讲,涉及一种快速交换标测/消融电极导管。
背景技术
心脏电生理检查及导管消融治疗能明确心律失常机制、治疗多种快速型心律失常,在临床的应用越来越普及。在诊治过程中,电生理导管(包括标测导管、消融导管)在特定解剖结构的准确到位对于明确心律失常的电生理机制、提高消融治疗效果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现阶段,常用的电生理导管一般包括管体、连接于管体后端的适于插接至多导电生理记录仪或消融治疗仪的导电管头、内置于管体的连接至相应导电管头的多根绝缘电极线及环设于相应管体前端外壁的多个对应连接多根绝缘电极线的环形电极。
上述所述结构的电生理导管虽然使用广泛,但依然具有一定缺陷和不足;
具体来说,一方面,为保证推送力,其管体全程均比较硬、较粗,对于迂曲、分支多的血管(如冠状血管)及复杂心血管畸形,将其头端精细、灵活送到血管远端分支比较困难,成功率低,操作费时费力;另一方面,因缺乏导丝保护,导管操作过程中可能因张力过大或解剖部位薄弱而出现血管壁、心壁的损伤,甚至出现心包填塞等严重并发症。
因此,现有问题有待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的一种快速交换标测/消融电极导管。
本发明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快速交换标测/消融电极导管,包括管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包括管身及向前连接于所述管身前端的电极头;
所述电极头外表从前至后均匀包覆有多组环形电极,且所述电极头内部沿前后方向开设有贯穿其前后端面的导丝穿设通道;所述管身内部从后向前包覆有多组延伸并嵌入所述电极头的绝缘电极线,多组所述绝缘电极线对应与多组所述环形电极电性连接。
下面对以上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阐述:
优选地,所述管体还包括一安全支撑钢丝;
所述安全支撑钢丝嵌置于所述管身及所述电极头后端内。
优选地,每个所述环形电极的宽度为D1;最前端所述环形电极与所述电极头前端之间的间距为L1;每组环形电极中的两环形电极之间的间距为L2;相邻两组环形电极之间的间距为L3;最后端所述环形电极与所述电极头后端之间的间距为L4;
所述D1=1.0mm;所述L1=1.0mm;所述L2=2.0mm;所述L3=5.0mm;所述L4=10.0mm。
优选地,所述导丝穿设通道的内径为D2,所述D2=0.3mm-0.6mm。
优选地,所述导丝穿设通道的内径D2=0.36mm。
优选地,所述电极头的外径为D3;所述管身的外径为D4;所述管身的长度为L5;
所述D3=1.0mm-2.0mm;所述D4=0.7mm-0.9mm;所述L5=1000.0mm-1500.0mm。
优选地,所述电极头前端向前凸出以使形成圆滑突出部,且所述电极头及所述管身均为采用医用塑料高分子材料尼龙弹性体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未经北京大学深圳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7698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