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多目标优化的T型路口通行设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76814.8 | 申请日: | 2021-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895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30 |
发明(设计)人: | 曾健友;温静;徐庆杰;季宗元;张昂霄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主分类号: | G06F30/18 | 分类号: | G06F30/18;G06F30/27;G06N3/00 |
代理公司: | 武汉知产时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38 | 代理人: | 彭建怡 |
地址: | 430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多目标 优化 路口 通行 设计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多目标优化的T型路口通行设计方法,根据得到的不同通行设计方案下人的等待时间x1和车的等待时间x2,得到估计的期望Ex1、熵和超熵,并生成以En1为期望,以He1为标准差的正态随机数b'1;根据正态随机数b'1生成以Ex1为期望值,b'1为标准差的正态随机数b1;同理,根据车的等待时间,得到相应的期望Ex2、熵、超熵、正态随机数b'2和正态随机数b2;通过计算得到确定度Y,(x1,x2,Y)为一个云滴,构建以人的等待时间和车的等待时间为输入,以确定度为输出的云模型,利用粒子群算法搜索即得到通行设计方法的最优解。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对T型路口通行重新设计后,保证道路通行能力较高,能较好的兼顾土地利用率和交通出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道路交通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多目标优化的T型路口通行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车辆数量在不断增加,而现有的交通资源有限,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日趋严重。城市道路是城市交通的主动脉,各个道路平面交叉口是其中的关键链接,影响着整个城市交通。城市道路是城市交通的主动脉,各个道路平面交叉口是其中的关键链接,影响着整个城市交通。T形交叉口是城市交通网络中的关键点之一。目前对T形交叉口信号配时的研究中,杜熠鹏(2011)针对城市道路中常见的T型交叉口,用信号配时优化软件Synchro对具体路口进行设计优化及评价。马东方等(2011)提出了T型交叉口各股车流之间的冲突矩阵,建立了车流通行能力及无信号交叉口车均延误模型,得到特定条件下需设置信号的临界流量条件。陈阳舟等(2011)将周期线性微分自动机理论应用于T形交叉口的信号配时问题。徐洪峰等(2012)提出了一种适用于T形交叉口的机动车相位固定最小绿灯计算方法。陈利霖等(2012)利用二分法反复迭代搜寻出了基于Webster法的对称T形交叉口的最佳信号周期。李明昊等(2014)研究了韦伯斯特法、绿灯延启技术和增加阶段等三种方法的优缺点以及各自的应用场景。周浩(2014)建立交通信号配时模型,对各相位的绿灯时长进行调整,使得整个交叉口总延误时间尽可能的短。胡爱秀等(2015)用延误、行程时间、饱和度等参数评价交叉口的运行状况,以此为基础设计优化方案。胡鹏等(2016)针对T型交叉口的信号配时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排队长度均衡策略的信号配时优化方案。郑长江等(2018)在分析典型T型交叉口交通流特性的基础上,结合Synchro系统仿真模型,对当前的信号配时进行优化研究。现有的T型路口交通信号灯设置方式、人行横道设置方式以及单目标优化方式在实时性、高效性、整体性等方面已无法满足城市交通发展变化的要求。对T型路口的通行进行合理的设计,是有效提高城市道路通行能力的主要途径之一。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多目标优化的T型路口通行设计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S1: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统计得到不同通行设计方案下,人的等待时间x1和车的等待时间x2;
S2:根据人的等待时间x1,得到估计的期望Ex1、熵En1和超熵He1,并生成以En1为期望,以He1为标准差的正态随机数b'1;
S3:根据正态随机数b'1生成以Ex1为期望值,b'1为标准差的正态随机数b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未经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7681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