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网络检测方法、装置及非瞬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76374.6 | 申请日: | 2021-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859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0 |
发明(设计)人: | 崔乾;唐维;马晨;李俊;倪秋莹;陈霖;卢梦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9/40 | 分类号: | H04L9/40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姜雍 |
地址: | 10003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网络 检测 方法 装置 瞬时 计算机 可读 存储 介质 | ||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网络检测方法、装置及非瞬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涉及网络安全技术领域。其中的网络检测方法包括:通过向目标网络发送检测数据包,获取第一设备信息;根据目标网络的流量,获取第二设备信息;根据第一设备信息和第二设备信息进行指纹提取和匹配,获取第三设备信息;基于搜索引擎的非入侵式检测,提取网络数据;对第三设备信息及网络数据进行融合,获取网络检测结果。本公开能够提高网络检测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网络安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网络检测方法、装置及非瞬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网络技术的普及,使得越来越多的网络设备接入到互联网中。这些系统和网络设备暴露面的增加和动态变化,扩大了企业网络的边界。由于企业安全人员无法全面的对网络设备状况进行有效掌握,无法对网络设备面临的主要威胁指标进行提取和有效度量,导致安全治理工作开展滞后且缓慢。
目前对网络设备管理主要通过两个方面提高安全性和响应速度。在检测的过程中采用主动检测和基于搜索引擎的扫描相结合,能够快速发现更新网络设备数据,但是对于安全网络设备防护的设备检测难度大且准确率比较低。而在对检测网络设备评估过程中主要考虑安全漏洞,对网络设备其他要素的考虑比较少,因此不能全面客观的反映网络设备的安全风险。
发明内容
本公开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网络检测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网络检测方法,包括:通过向目标网络发送检测数据包,获取第一设备信息;根据目标网络的流量,获取第二设备信息;根据第一设备信息和第二设备信息进行指纹提取和匹配,获取第三设备信息;基于搜索引擎的非入侵式检测,提取网络数据;对第三设备信息及网络数据进行融合,获取网络检测结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向目标网络发送检测数据包,获取第一设备信息包括:向目标网络发送检测数据包,获取应答数据包;根据应答数据包的特征,获取第一设备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目标网络的流量,获取第二设备信息包括:采集目标网络的流量;对流量进行分析,获取第二设备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对流量进行分析,获取第二设备信息包括:对流量中应用层协议的特殊字段或协议数据包指纹进行分析,获取主机和操作系统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于搜索引擎的非入侵式检测,提取网络数据包括:通过搜索引擎以系统查询的方式进行网站映射,查询站点目录列表,查找登录页、口令文件和系统设备。
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第一设备信息和第二设备信息进行指纹提取和匹配,获取第三设备信息包括:确定操作系统的指纹类别和设备类型;检测网页应用,对首页信息进行提取,以进行信息验证。
在一些实施例中,网络检测方法还包括:将第三设备信息与漏洞库中的漏洞情报信息进行匹配,并进行漏洞证明,以获得目标网络的漏洞信息;确定网络威胁后果属性权重;确定漏洞威胁值;根据网络威胁后果属性权重及漏洞威胁值,确定网络威胁评分。
在一些实施例中,确定网络威胁后果属性权重包括:确定网络脆弱性权重及网络重要性权重;根据网络脆弱性权重及网络重要性权重,确定网络威胁后果属性权重,其中,网络威胁后果属性权重与网络脆弱性权重及网络重要性权重成正比。
在一些实施例中,确定漏洞威胁值包括:确定漏洞威胁集;确定威胁发生概率;根据漏洞威胁集及威胁发生概率,确定漏洞威胁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网络威胁后果属性权重及漏洞威胁值,确定网络威胁评分包括:根据网络威胁后果属性权重及漏洞威胁值,确定各个设备威胁评分;根据各个设备威胁评分,确定网络威胁评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7637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