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倾角大于70°煤厚小于5m的急倾斜煤层地下气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75928.0 | 申请日: | 2021-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631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发明(设计)人: | 吴仁伦;邢乃文;杨胜利;岳豪;杜明燊;胡林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主分类号: | E21B43/295 | 分类号: | E21B43/295;E21B43/243;E21B43/30;E21B43/26;E21B33/13;E21B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邦创至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17 | 代理人: | 张宇锋 |
地址: | 10008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倾角 大于 70 小于 倾斜 煤层 地下 气化 方法 | ||
1.一种倾角大于70°煤厚小于5m的急倾斜煤层地下气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a)确定煤炭地下气化工作面及点火位置:利用勘探技术,确定急倾斜煤层赋存状态、地质条件、水文参数后,沿煤层倾向划分多个开采水平,每个开采水平中,沿煤层走向将对应水平划分为多个采区,通过对煤田周围地质条件的分析,计算好每个采区的倾向长度与走向长度,并在每个采区之间留设隔离用的保护煤柱(11);每个采区的前端即为一个的气化工作面(6);而后通过地面钻孔分析工作面温度以及相关煤层气组分,从而判断出最优的点火位置(12);
b)地下煤层气化的钻孔掘进:利用预裂技术,将煤田按划分好的采区进行预裂,并对裂隙中注入胶质耐热材料;
在预先布置好的位置,利用定向钻孔技术,从地表向下分别钻进气孔(1)与产气孔(3),每个井田布置独立的进气孔(1),进气孔(1)延伸至煤层形成进气通道(5),进气通道(5)延伸至气化工作面(6)直至产气通道(7),产气通道(7)也沿每层走向掘进,所有的产气通道(7)最终延伸至同一个总产气通道(8),并连接至地表(4)的产气孔(3),之后在每个采区的进气孔(1)处安排一到两台地面的绞车(2)用于提升牵引管线设备,并在下方工作面的煤层中央钻取牵引钻孔,分别依据气化工作面三带布置到对应带的端头部;
在钻孔完成后,利用钻探技术,对所钻出气体通道周围的小裂隙进行排查,并再一次对排查出的裂隙注入胶质耐热材料;
c)地下气化管线与点火装置的布置:首先在需要气化的采区进行钻孔,对煤层中的可燃气体进行抽采,抽采至不会影响气化工作效率时结束,封闭抽采钻孔;
随后安装注气装置与点火装置,注气装置主要由地面的绞车(2)、注气管线(15)以及牵引链(14)构成,点火装置(13)则由点火器、红外线测距设备以及测温设备构成;
利用绞车(2)将注气管线(15)与点火装置(13)一并送至井下,点火装置(13)置于注气管线(15)前方送至点火位置(12),注气管线(15)送至进气通道(5),之后将牵引链(14)与点火装置(13)连接;
d)地下气化作业:采区布置完成后,在保证气化炉的密闭性的前提下,向工作面注入氧化剂,并开始点火,控制适宜的条件进行氧化,产生的CO气体与H2通过压入式通风的方式送至地面的产气孔(3);
随着气化工作的进行,利用红外线测距装置,跟踪点火装置(12)与煤体之间的距离,距离较远即用牵引链(14)将点火装置(13)牵引至煤体处,同时回收多余长度的注气管线(15),当工作面推进至保护煤柱位置时停止注入氧化剂进行灭火,停止反应,回收装置后将采空区自行垮落,完成该采区的地下气化作业过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急倾斜煤层地下气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每个开采水平的垂直标高为30-50m,每个采区的走向长度为50-100m,保护煤柱(11)长度为15-20m,具体垂直标高与保护煤柱(11)长度在综合考虑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决定,走向长度在综合考虑火焰蔓延速度与垮落状况的基础上决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急倾斜煤层地下气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每个采区的进气孔(1)间距为70-120m,产气通道(7)与总产气通道(8)间的水平距离为10-20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急倾斜煤层地下气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所述的胶质耐热材料使用高分子耐高温性胶质材料,材料中加入阻燃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急倾斜煤层地下气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所述的可燃气体抽采结束标准为可燃气体浓度低于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急倾斜煤层地下气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所述的点火装置(13)上的点火器、测距设备与测温设备由柔性耐热金属管线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急倾斜煤层地下气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中所述的红外线测距设备测得的牵引点火装置(13)的距离为0.5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未经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7592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